透过黄金周·看消费|重庆土特产与非遗“火出圈” 掀起文旅消费热潮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周盈

2025-10-04 20:32

“这包涪陵榨菜我要五盒,奉节脐橙再来两箱!”10月2日,在第十四届重庆文博会现场,来自北京的李女士一边将榨菜、脐橙塞进行李箱,一边向摊主追加订单。她身后,巫山脆李、涪陵榨菜、奉节脐橙等被游客一扫而空,工作人员频频补货。

这是国庆假期重庆土特产和非遗产品火热出圈的缩影。国庆假期,重庆文旅市场持续火热,土特产和非遗产品以“产品+场景+体验”的创新模式“火出圈”,迎来销售高峰,成为激活假日消费、传播巴渝文化的重要引擎。

土特产“圈粉”游客,销售火爆

“没想到榨菜也能变身文创礼盒!”在文博会“重庆味道”展区,涪陵榨菜推出的“非遗匠心”系列礼盒大放异彩。这款产品巧妙融合传统三腌三榨工艺与国潮包装,单日销量突破3000盒,其中六成被外地游客收入囊中。展区负责人介绍,文博会期间,巫山脆李、奉节脐橙等地理标志产品销售额同比激增120%,“3361土特产”品牌凭借深厚文化底蕴与品质保障,吸引了众多游客。

荣昌卤鹅也表现抢眼。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卤鹅今年“五一”期间就曾创下销售纪录。国庆假期,荣昌区更推出“宠粉四大免费礼包”,进一步激发了卤鹅消费热潮。

据记者了解,国庆期间,重庆各景区土特产销售都很火爆。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景区内,就业帮扶车间生产的挂面、香干、红酒、涪陵榨菜等特产备受青睐。商户们集中展示特色美食与手工艺品,让游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将“重庆味道”带回家。

市民和游客在就业帮扶车间购买特产。受访单位供图

据介绍,国庆假期前两日,该车间游客量突破1.5万人次,土特产销售额达80万元,其中八成由游客现场采购。原生态菜籽油上线首日即售罄,10斤装大礼包成为热门选择。

彭水县蚩尤九黎城景区内800平方米的农特展销平台成为游客“扫货”的热门打卡地。现场工作人员王娅娟介绍,“八个一”产品体系浓缩了彭水生态精华。其中,晶丝苕粉、紫苏油、龟池大米、小米花生这四种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以及苗家特色腊肉、蜂蜜、茶叶等,都是游客回购率最高的“伴手礼”。

非遗“活起来”,游客沉浸式体验巴渝文化

国庆期间,重庆的非遗产品销售与非遗活动体验同样火热。

江北区观音桥大融城举办“浮游山海”非遗季活动,以《山海经》为灵感,将100平方米空间打造成沉浸式美学陈列。现场,“山海戏剧场”定制舞剧、神兽皮影装置巡游、玄幻3D皮影秀、山海专场脱口秀等互动演出精彩纷呈,让古老神话在现代商业空间大放异彩。一位参与“山海币应站”许愿池互动的家长称:“带孩子来这儿,既能购物又能了解传统文化。”假期前3天,大融城客流超53万人次。

▲观音桥大融城举办“浮游山海”非遗季活动,市民现场体验皮影戏。受访单位供图

两江新区光环购物公园,大师运用非遗手工裱糊、浮雕工艺手作玉兔等,结合自然植物园打造“玉兔追月”场景,还在光里街区设置四大秋日场景,氛围感拉满,拍照效果绝佳。

光环购物公园打造的“玉兔追月”场景。受访单位供图

江北区“渝味360碗”陶然居国潮美食街区成文旅融合新地标。非遗打铁花、火壶表演、川剧变脸等传统技艺轮番登场。每晚,这里化身非遗剧场,传承人将1600℃铁水泼向夜空,化作金色瀑布;火壶舞者以火为墨绘光影图腾,与川剧变脸、杂技等共同营造沉浸式体验。

▲“渝味360碗”陶然居国潮美食街区每晚进行非遗表演。受访单位供图

四川游客李女士说:“打铁花太震撼,孩子舍不得走,我们还买了铁艺灯笼。”街区内,30余家非遗商铺与美食摊位联动,推出“看表演+品美食+购文创”套餐,吸引了市民和游客购买。

非遗与文创融合还催生新业态。山城巷“非遗快闪店”将城口腊肉等土特产与剪纸、刺绣结合,推出“腊肉+剪纸礼盒”等跨界产品,深受市民游客喜爱。

“渝伴礼”品牌出圈,巡展引爆消费新场景

国庆假期,“渝伴礼”作为重庆特色伴手礼品牌迎来销售高峰。

10月3日,解放碑“渝伴礼”门店内,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顾客不断。店内快递员正将打包好的商品装车,大足石雕发往北京,火锅底料发往广州。店员介绍,火锅底料、速食重庆小面、荣昌卤鹅等是热门商品,常需补货。数据显示,该店国庆前两日销售额达50万元,外地游客消费占75%。

“渝伴礼”是重庆“必购必带”特色伴手礼公用品牌,按“重庆味道”“重庆艺创”“重庆精造”三大品类,评选出30个必购必带品牌。它承载着重庆地域文化,是游客“带走重庆”的首选。

值得一提的是,国庆期间“渝伴礼”走出重庆,在成都青羊区祠堂街联动展销集市亮相,与“成都必购必带”共同展示两地老字号、新国货等,让游客一站式购齐双城好礼。

据市商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介绍,国庆假期“渝伴礼”依托节会平台,在多个区县及市外巡展,推动重庆特色伴手礼走向全国,以品牌赋能消费升级,为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动力。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黄光红   审核: 陈钧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