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观察|“门槛”抬升“龙头”澎湃:看民营经济如何重塑重庆产业新格局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吴刚

2025-09-22 19:46

一份榜单,折射经济发展新态势。近日发布的2025年重庆民营企业100强和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为我们观察重庆民营经济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

榜单数据显示,民营企业100强的入围门槛达到25.9亿元。这比上年提高了2.29亿元。百强民企营业收入总额1.24万亿元,资产总额2.03万亿元,都实现了增长。

重庆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蒋定平在发布词中指出,面对新挑战、新机遇,百强企业“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主业、坚定信心,全力布局新质生产力,向“新”要效益,用“质”拓市场,夯实了高质量发展基础,实现了稳健增长。

赛力斯集团、龙湖集团、博赛矿业等企业领跑榜单。这份榜单清晰描绘了重庆民营经济在“门槛”提升和“龙头”企业引领下的产业变化。它预示着一个更高标准、更强创新力的产业新格局正在形成。

门槛抬升:市场淬炼下的企业实力

2025重庆民营企业百强的入围门槛持续升高。这不只是数字变化,更反映出市场竞争中企业实力普遍增强,高质量发展模式不断深化。

此次上榜的重庆耐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其发展就是例证。总经理林骏宇介绍,耐德能源装备板块市场占有率高达45.3%,位居全国第一。这得益于企业长期坚持“创新驱动+全产业链服务”战略。林骏宇还说,近四年,耐德科技的订货和销售收入每年增长超过30%,利润年增长率更是超过50%。公司已被列为重庆市政府2025年度10家重点支持上市企业之一。这些数据共同勾勒出一家企业在技术、市场和盈利上的强大实力。

数字经济服务领域也涌现出创新力量。上榜企业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其技术总监高砚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金融大模型“天镜”2.0已服务超2亿用户。得益于人工智能,公司业务办理准确率提升了15%。这表明AI技术正成为服务性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沙师弟(重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另一典型。这家上榜企业通过数字物流平台,2024年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位列全国同行第四。创始人王植介绍,公司采用免费商业模式。他们通过解决货车导航、担保交易、代开发票等行业痛点来聚拢用户。随后,通过供应链金融、集合采购和集合承运等创新渠道实现了盈利。

这些多元化的企业案例与榜单数据,表明重庆民营经济入围门槛的抬升并非偶然,而是企业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迭代和高效运营方面综合实力提升的必然结果。

产业结构优化:先进制造业加速重塑

在不断抬升的“门槛”之上,重庆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先进制造业正成为重塑城市经济格局的强引擎。

2025重庆民营企业100强中,制造业企业达到55家,比上年增加1家。它们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占比分别提升至53.64%和48.32%。这些数据直接反映了制造业在民营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是这一转型最典型的缩影。在重庆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记者看到,生产线装有300多个AI智能检测点。这些点用于关键工序的质量自动化检测。赛力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底盘螺栓检测等环节,系统可对上百颗螺栓的状态、位置进行自动检测,确保精度高达99.9%。

▲位于两江新区龙盛新城的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机器手臂正在安装座椅。记者张锦辉摄/视觉重庆

在物流管理方面,工厂构建了智能物流体系。无人电动卡车和全自动移动吊机设备协同运作。赛力斯的产品本身也高度智能化,例如智能动态光毯、L3/L4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等。得益于技术创新,赛力斯一举成为国产豪华汽车代表。

新材料领域也通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模式,加速产业升级。上榜企业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代表。该企业通过自主研发酯化催化剂等300项绿色技术创新,获得了国家级“绿色工厂”等认定。

万凯轮值总经理臧红辉透露,企业在生产端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他们利用生产富余蒸汽自发电,年发电量达3600多万千瓦时,有效节约了资源。万凯还通过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来优化生产管理。他们与高校及互联网企业合作,推动了“一键转产”数字化转型。

赛力斯和万凯的案例,以及榜单中制造业企业数量和占比的增加,折射出重庆民营经济在先进制造业方向的持续推进,一个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特征的产业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龙头引领:共建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生态

重庆民营经济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榜单上的龙头企业也在积极履行“链主”责任。它们凭借强大的辐射能力和前瞻性布局,正在构建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生态,引领着整个产业集群升级。

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就是这种“链主”带动效应的典型。总经理陈晓光介绍,公司每年投入1.5亿元建设智能制造,并获得了“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等荣誉。

陈晓光介绍,他们致力于“发挥好‘链主’企业的主引擎作用,带动周边配套企业成长共赢。”目前,重庆美的制冷与本地48家中小微配套供应商合作。每年采购金额达60亿元,形成了紧密的合作网络。美的集团还与南岸区、经开区合作,新增投资10亿元启动建设绿色循环产业园。此举旨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也是对区域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在更广阔的行业层面,宗申产业集团通过“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的构想显示出其作为行业“链主”的强大引领力。宗申集团董事局主席左宗申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摩托车制造的效率受制于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化水平的差异,一些供应商信息化水平较低,导致整机厂难以有效管理。针对这一痛点,宗申在并购隆鑫摩托车业务后,主动为供应商提供技术方案。他们还引入融资租赁公司解决资金问题,以数据为“信用凭证”,支持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改造。

通过这种做法,宗申正构建一个连接制造端、金融端、流通端和政府端的“四端合一”产业数据链,形成智慧造车、智慧购车、智慧用车、智能监管等“链式”转型场景闭环,以此来提升重庆摩托车产业的整体协同效率和竞争力。

榜单显示,民营企业100强研发投入总额223.13亿元,同比增长25.19%,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80%。同时,超过九成百强企业已实施或计划数字化转型。75%已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境外资产和出口规模也实现显著增长,出口规模同比增长62.93%。透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到,以美的和宗申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正通过创新投入、智能绿色转型以及对产业链的赋能和生态圈构建,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陈钧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