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智博会|川渝加速推动产业合作!四川16家企业携60余件AI“明星产品”参展
2025-09-06 17:26
为期4天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下称“智博会”)正在火热进行中。
作为此次智博会主宾省,四川组织省内16家企业携60余件“明星产品”布馆参展,展品涵盖智能终端、机器人、先进计算等领域。在生动呈现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强劲脉搏的同时,四川亦向重庆伸出“橄榄枝”,让川渝合作之花在智博会上“绽放”。
▲9月6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市民在四川展台观展。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多款“四川造”人工智能产品大放异彩
走进位于重庆国博中心中央大厅的四川馆,参展川企展出的多款人工智能产品大放异彩,令人眼前一亮。
展馆中央,一台“长虹造”85吋电视屏幕十分吸睛。长虹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该企业新近自主研制的“AI电视”,它通过搭载“长虹云帆AI大模型”,从信号轮廓、像素、色彩等多维度进行计算和还原,呈现99.99%的画质无损还原。
今年以来,长虹全面推进“AI+”行动,以AI技术赋能产品、制造和运营。今年上半年,长虹在AI电视、MiniLED等多个产品方向持续优化布局,带动75吋以上大屏电视销量同比增长近16%,MiniLED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110%。
长虹系产品在销售市场“狂飙突进”,正是近年四川大力实施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的写照——通过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一批领军链主企业、建设“链主+生态”企业矩阵,四川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壮大产业链供应链互补。
▲9月6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市民在四川展台观展。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在四川馆展台相邻的两家企业,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四川具身机器人科技”)和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川机集团”),就是在机器人产业链互为上下游的企业。
其中,四川具身机器人科技此次带来的“灵瞳四足机器狗”,堪称复杂场景下的“智能守卫”,可广泛应用于公安巡逻、工厂设备监测、园区安防等多种场景。而旁侧川机集团展示其研发的高功率一体化关键模组,正是机器狗的关键零部件配套。
“机器人关节模组的重量占到整机总重近7成,其成本占整机总价半数以上。”川机集团现场负责人表示,机器人关节模组类似于人体的灵活、坚韧关节,必须具备高强度、高精度和稳定性等特点,同时轻量化、低成本也是攻关重点。
正是就近实现“机器人主机厂+关键零部件配套商”的供应链合作方式,让双方企业通过精准对接需求,有效降低研发生产成本,迅速抢占市场先机。
川企伸出合作机会“橄榄枝”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本届智博会两个主题之一,在四川馆内,有不少来自这一行业领域的“明星产品”参展亮相。
比如,由中瓴智行(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并实现商用及量产的“车用嵌入式虚拟化操作系统”,以自主嵌入式虚拟化操作系统为底座,可同时支持汽车仪表、中控娱乐等驾舱功能,能够灵活调配CPU、内存等硬件资源,充分挖掘芯片算力,满足车规级功能安全要求。企业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从2021年推出以来,收到包括多家重庆整车企业在内的一大批主流汽车企业订单。
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带来的智能网联新能源集卡、RFID智能实验室应用等多件核心产品及解决方案,同样备受逛展专业观众瞩目,他们在现场直接与企业方进行合作对接。
“科技攻关更聚焦、场景开放更丰富、算力供给更普惠、产业生态更完善,是我们发展数字产业的4类特点。”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智能化处负责人称,四川将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产业链“建链强链”,完善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创新应用体系,赋能制造业发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本届智博会上,不仅有“官方组织”的川企参展,还有不少“自动加入”的川企现场参展,寻找商机。
在国博中心N2馆“低空经济”展区,来自成都的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集中展示了大型四发模块化无人运输机、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等多款无人机模型,覆盖物流运输、应急救援、气象服务等领域。特别是大型四发模块化无人运输机作为参展亮点,其高度智能化设计功能和多任务灵活切换能力,吸引众多专业观众驻足问询。
▲9月6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四川沃飞长空展台展出的AE200引来观众观看。这是一款6座级纯电动有人驾驶载人eVTOL(垂直飞行器)。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此次组团参展智博会的川企还专门制作围绕人工智能产业的“合作机会清单”,向渝企及其他参展企业伸出“橄榄枝”,清单项目内容包括运力智算、数字科技、具身智能机器人等行业领域,其中部分产业项目已经得到合作响应。
智博会加速促成川渝产业合作
自2020年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启动建设以来,两地产业共建亲密无间,汇成巴蜀高质量发展“气象万千”。
五年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指引下,川渝两地携手按下协同发展“快进键”,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智能技术创新协同,形成“链上双城、共融共生”格局。
“作为连接川渝产业合作的纽带,智博会为两地提供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平台,加速促成川渝产业合作。”今年6月18日,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罗莉带队前往成都举行智博会推介会时,如是诠释智博会对于两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截至目前,川渝两省市联合出台汽车等6个产业协同方案,共建117个现代化产业体系项目,培育35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重庆两江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组建八类产业旗舰联盟,聚集企业近1000家。
目前川渝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特色消费品等产业集群规模均突破万亿元,全球2/3的iPad、1/3的笔记本电脑和全国1/10的汽车、1/5的动力电池均产自川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加快提质扩容。
特别是不断奔涌的科创浪潮,让成渝地区正在成为国内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高地。
推动产业合作,川渝同题共答、双城同频共振,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不断迈上新台阶,在智博会等产业平台推动下,西部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越发“活力四射”。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