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信号响应仅需0.01秒!这家研究院是如何实现电热微镜芯片全流程自主可控的?
2025-07-05 14:23
“成功了,芯片自主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了!”
6月中旬,西部(重庆)科学城西永微电园,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理微电院”)院长、首席科学家谢会开拿着我国第一块全流程自主化生产的集成TSV电热微镜芯片激动不已。这款芯片是我国全流程自主化生产的最新成果。
微镜芯片是众多精密仪器的心脏,TSV(硅通孔)则是半导体先进封装关键技术。目前,TSV赋能的MEMS微镜芯片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AR/VR、航空航天、光通信等领域。
随着北理微电院完全实现集成TSV电热微镜芯片设计、晶圆级制造、封装、测试全流程的自主可控,重庆成为全国唯一一个集定向研制和批量生产高性能、高集成度电热微镜芯片为一体的城市。
这种自主可控的背后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自主可控是国产芯片的唯一要求
在北京北理工中关村校区,调试以微镜芯片为核心的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到深夜,就在实验室外嚼馒头和泡面充饥;在重庆北理微电院微纳工艺线,常年戴着两三层厚的塑胶手套做微镜芯片流片,以致于手掌因长期被汗水浸泡发白……
北京和重庆之间有1400多公里的路程,芯片勾勒起两座城市最密切的行程图,谢会开为这块芯片下线付出了近30年时间。
“在芯片领域,我国一直依赖国外进口,‘断供’是国内很多企业长期面临的困境,实现芯片的自主可控迫在眉睫。我们的第一步,就是抓住芯片细分领域,实现单点突破、逐渐扩大。”说起芯片,谢会开的眼睛里有一种光芒在闪烁。
电热微镜芯片就是这样一款瞄准精密光学系统微型化、多功能集成化的芯片细分产品。重庆是我国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发源地,肩负起承接国家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的使命任务。
为此,北理微电院依托重庆在集成电路方面的产业基础,以及电科芯片、华润微电子、联合微电子中心等企业构建起的生态圈,开始了电热微镜芯片自主化量产的初步布局。
“此前,我们的芯片主要是停留在设计端,依托苏州无锡的微纳工艺线进行芯片的流片制造。”北理微电院副院长姜森林介绍,2023年底,北理微电院6吋MEMS微纳制造工艺线正式通线,迈出了全流程自主化生产的第一步。
目前,该产线已成功实现芯片从设计、制造、封测等全流程的自主可控。这块刚下线的电热微镜芯片,就是这条产线的最新成果。
“当第一块芯片从我们的产线成功下线的时候,意味着在这个领域我们已完全实现这种芯片的自主可控。”谢会开说。
构建安全可靠的芯片生态
“如果同类芯片产品是100分,我们可以打120分。”北理微电院MEMS芯片课题组博士汤跃表示。这份自信,源自于其对自主研发的电热微镜芯片驱动性能的底气。
“在医学内窥成像应用中,电热微镜芯片与其它驱动技术相比,在封装尺寸、准静态扫描视场和驱动电压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他进一步介绍,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磁微镜体积太大、静电微镜电压太高、压电微镜扫描视场太小,但他们开发的电热微镜可克服上述不足。
“在微型近红外光谱仪应用领域,对比可以垂直移动的静电微镜芯片而言,国外售价在每颗一万元左右。我们此次下线的电热微镜芯片性能更高,芯片成本也大幅降低,可以真正把芯片价格’打下来’”。北理微电院微型光谱仪课题组博士彭喆说。
然而,一款芯片不仅自身性能要过关、稳定可靠,还要具备较强的上下游生态。“如今,我们的芯片在驱动信号的响应时间已从最初的0.1秒降低至0.01秒,实现了量级上的跨越。”谢会开认为。
他表示,MEMS芯片技术与集成电路芯片的结合,将催生出具有更强性能、更低功耗、更快速度、更多功能集成的超级芯片。他们正与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合作共建,目前芯片产品已广泛应用在生物医疗、航天航空等多个领域,真正实现“中国芯”赋能“中国造”。
造“芯”不易,坚持就对了
周期长、投入大、回报率低,是横亘在集成电路产业跨不过的坎。
“在工业检测场景下,如精密元件的微米级缺陷识别或高速生产线上的表面质量监测,我们的电热微镜芯片赋能的3D深度相机和光学相干成像系统(OCT),可以通过快速、精准的光束偏转实现高分辨率扫描,已经被应用于汽车制造、新能源电池、半导体封装以及航空航天等高精度需求行业。以航空维修基地为例,通过该仪器可以确定出仪器内部的划痕深度,更准确判断器件的可靠性和生命周期,赋能工业发展。”北理微电院智能微系统课题组博士刘泰隆说。
电热微镜芯片的面世,是重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意法半导体和国内光电企业三安光电深化合作,打造了全国首条8吋碳化硅衬底和晶圆制造线;华润稳步推进12吋线上量和扩产,8吋晶圆线转型升级,打造国内具有综合竞争力的第三代半导体工艺能力;电科芯片推动国产汽车芯片自主可控,持续发力如特种芯片、先进计算等……如今,在迭代升级的“六区一高地”建设目标下,一粒粒小芯片正站在时间的新赛道上,蓄势待发。
“造‘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坚持就对了。中国芯,一定能行!”看着工艺线下线的一个个晶圆,谢会开坚定地表示。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