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观察|首次引进韩国设计组织 重庆设计之都“朋友圈”越来越大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佘振芳 见习记者 侯月

2025-05-22 16:49

5月22日下午,在第七届西洽会“全球设计之都”工业设计产业新品发布活动上,中韩未来设计共创平台正式揭牌,这是重庆首次与韩国设计组织机构展开深度合作,也意味着与新加坡携手之后,重庆设计之都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赋能制造业融入全球创新链高端环节。

▲5月22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全球设计之都”工业设计产业新品发布活动现场,中韩未来设计共创平台揭牌。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韩国设计“国家队”落子重庆

专为宠物设计的过滤花洒、兼具美观与舒适的健康椅、获得iF设计奖的拖地机器人、颈部美容仪……在西洽会展馆,这些来自韩国的工业设计产品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活动现场揭牌的中韩未来设计共创平台。平台将由韩国京畿道经济科学振兴院联合京畿内容振兴院(GCA)、韩国设计振兴院(Kidp)、首尔时尚中心(Seoul Fashion Hub)等机构,聚焦游戏、动漫、动画、IP及时尚设计全领域,共建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文化·技术融合生态圈。

该平台的落地,是重庆深化国际设计合作的关键一步,为什么这么说?

2023年10月31日,重庆正式跻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成为中国第五、西部第一个全球“设计之都”。而韩国首尔早在2010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的称号,聚集了超过70%的韩国设计师,在IT设备、数字家电、汽车等领域创造超17万个设计岗位。京畿道则是韩国最大省级行政区域,研发人才占韩国33.5%,总研发费用占韩国50.5%。京畿道经济科学振兴院致力于培养科学技术R&D、生物、半导体、尖端移动等未来新产业,运营被称作“韩国硅谷”的“板桥科技谷”“光教科技谷”两大园区,成为中韩两国合作交流重要桥梁。

围绕中韩未来设计共创平台,双方将通过互办活动、联合参展西洽会与首尔时装周等活动,搭建“创意-产业-市场”的跨国通道。依托中瑞(重庆两江)产业园国际转化平台,韩国设计机构的技术优势将与重庆制造业场景深度嫁接,形成“韩国IP开发+重庆智造落地”的闭环。

“我们将积极促进韩国设计机构落地重庆。”韩国京畿道经济科学振兴院重庆代表处首席代表朴耘本说,重庆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同时也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现阶段主要围绕消费品、生物医药和服装等产业领域与重庆开展合作,此外韩国的动漫、电竞等产业比较发达,受到中国年轻人的喜爱,在这方面也将加强互动。

中新设计合作进一步深化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环节,是新加坡联合重庆发布的《新加坡设计服务供给清单2025》。

“这份清单是新加坡设计业总商会从优秀成员单位的设计服务内容中精选推出的,囊括了近百家新加坡设计公司的设计特色、团队及成功案例,涵盖工业设计、服务设计、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活动主办方介绍,下一步,重庆市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与新加坡方面合作,围绕新加坡设计服务供给清单,积极对接重庆本土企业需求,积极推动两地企业达成合作。

▲5月22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全球设计之都”工业设计产业新品发布活动现场,新加坡优质设计服务供给清单发布。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比如,世界闻名的新加坡樟宜机场,通过3.5公里长的景观连道将机场与城市社区有机连接;Crown Digital团队设计的机器人咖啡师Ella,实现饮品个性化定制、操作高效便捷和环保可持续,还能与用户进行情感互动。

此次活动上,新加坡CSIID公司与重庆市工业设计职业教育集团携手,联合开展设计师资培训、设计课程开发、学生互访教学等合作。

在去年西洽会上,重庆就联合新加坡发起《中新设计共创计划》,建设中新设计共创基地,五年内集聚100名优秀设计师、实施100个设计共创项目。此次清单的发布,正是深入推进“中新设计共创计划”的重要举措,将中新设计合作推向精准化对接新阶段。

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新加坡设计劳动力约68900人,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到86000人,而且超过三分之二的新加坡设计师在非设计行业工作,这表明设计能力已深深融入金融、物流、旅游和城市发展等更广泛的领域。“重庆汽车、摩托车、高端装备、消费品及医疗器械等领域孕育着大量的国际设计需求,为设计业带来商机。”新加坡设计业总商会主席池舒颖 (Chee Su Eing)介绍,一年来,随着新加坡设计业总商会中国区总部正式落户重庆,中新创意设计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合作日益深化,未来在建筑和工业设计方面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全面深化国内国际合作

除了国际朋友圈的扩大,重庆还推动形成“设计之都(北京、武汉、深圳等)+国内省市(山东省、安徽省、四川省、河北省等)”共同发展的国内设计协作网络,加速东西部设计创新要素流通,汇聚全球设计领域人才资源和市场资源,全面深化国内国际合作。

在人才培育与合作方面,重庆高校依托开设设计领域专业及课程的20余所高校、36所职业技术学院,凭借成熟的创意设计教育体系优势,积极开展特色实践。

比如,近日,首届全球创意设计大师重庆行活动举行,邀请7名意大利籍设计师来渝交流,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联合创作“重庆灵感”系列作品,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与创意设计“引进来”。此次活动现场,四川美术学院还与赛力斯签约共建工业设计联合创新实验室,将川美在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信息交互设计等领域的学科专业优势,与赛力斯在智能汽车技术研发、智能制造的产业资源结合,共同探索“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

▲5月9日,来自意大利的创意设计大师们在重庆工业设计产业城参观交流。记者 何庆渝 摄/视觉重庆

又如,此次签约项目中,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西南地区最大的3D增材制造设计服务平台——重庆金石智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该院在新材料、超结构、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科研资源和科技成果转化与项目孵化需求,建立基于增材制造的产品设计、仿真分析、工艺优化、质量检测等全流程的设计验证体系,构建集3D打印技术研发、设计验证、人才培养、产业合作于一体的增材制造与设计验证创新中心。

设计要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应用场景,重庆依托长安、赛力斯、中冶赛迪、智飞生物、宗申航发、美利信等领军企业,汇聚全球产业界各类设计研发人才,以工业设计推动制造向智造的升级。其中,长安汽车建立起“六国十地”全球协同研发设计格局,拥有国际设计大师克劳斯·齐乔拉和来自31个国家的900余支国际化设计团队,形成24小时不间断的设计能力。长安汽车全球科学与艺术中心正全力建设智能汽车原创技术策源地和造型设计高地,打造中国汽车业科学与艺术研究的顶级平台。

▲5月21日,重庆国博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工业设计创新展上布展。记者 崔力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市经济信息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西洽会上,重庆通过高标准举办“全球设计之都”工业设计产业新品发布活动,搭建起国际工业设计交流平台,凝聚产业发展共识,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升“重庆制造”产品价值与市场竞争力。未来,重庆将深入推进中韩未来设计共创平台建设,扩大实施中新设计共创计划,吸引更多优秀设计团队来渝创业,以“设计之都”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审核: 周雨 主编:曾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