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⑮|成立不到10年便拿下“全球第一” 重庆这家企业究竟有啥“黑科技”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唐琴 实习生 李凌儿

2025-03-17 13:12

3月10日,记者走进未来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来黑科技”)重庆智能生产基地,车间里一片繁忙,工人们在自动化设备辅助下有条不紊地组装HUD(抬头显示技术),机械手臂井然有序传送产品进行测试……在这里,平均60秒,3台智能HUD即可下线。

“截至目前,未来黑科技HUD产品累计出货量已突破60万台,在30万以上的高端车型市场拿下近22%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未来黑科技执行副总裁霍全告诉记者。

▲未来黑科技生产车间。受访者供图

但鲜为人知的是,从企业成立到问鼎全球第一,未来黑科技仅用了不到十年。溯源未来黑科技的崛起之路,还要从2016年开始说起。

狂砸4.5亿元专注研发

说起未来黑科技,HUD是关键词。那么,到底什么是HUD?

“目前,驾驶者主要通过传统中控屏和仪表来获取行驶信息、导航地图等资讯,视线必须从路面移开,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霍全解释。

区别于传统中控屏和仪表,HUD则可以将车况、导航以及辅助驾驶信息全面可视化,透过前车窗玻璃投射在驾驶视线前方的道路上,帮助驾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前方道路,提高驾驶安全性。

特别是,随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HUD这块市场“大蛋糕”被广泛看好。比如,平安证券曾指出,预计到2025年国内HUD出货量有望达到800万套左右,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亿元。

瞄准这片新蓝海,2016年,未来黑科技在北京应运而生,专注于汽车HUD研发及应用,成为国内最早一批HUD创业公司之一。

起步早,并非意味着“高枕无忧”。“HUD是高科技赛道,对于一个初创企业,想要站稳脚跟,技术决定一切。”霍全介绍,公司创始团队均由基础研究科学家、汽车工程师、移动互联网专家组成,研发人员占比超75%。

截至目前,未来黑科技共投入研发经费高达4.5亿元,共申请国内外专利535件,是近四年来全球HUD技术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中国公司。

国内首批量产HUD

对初创企业而言,没有科技万万不行,但是仅有科技也并非万事大吉。

“经过3年左右的积淀,公司来到将科技成果进行量产的关键节点。”霍全回忆。

但在哪里建设HUD制造基地?成为摆在未来黑科技面前的第一道选择题。

多方调研、几经权衡,重庆成为未来黑科技的理想选择,“重庆是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汽车整车制造实力雄厚,产业链初具规模。”

2020年,未来黑科技重庆智能生产基地落地两江新区,拉开HUD量产的序幕。

事实证明,重庆并没有让未来黑科技失望,“包括注塑件在内的40%零部件,可以在本地找到供应商,有效降低企业成本。”霍全表示。

但剩下60%的零部件,却成为一块块硬骨头。比如,自由曲面镜就是个典例。

“当时,全国范围内都没有符合要求的产品,而国外进口产品成本又很高。”霍全介绍,为此,未来黑科技组建8个专家组成员入驻东南某顶级光学公司,耗时6个月携手攻关,终于解决这个难题。

眼看零部件供应得以破解,生产线建设的难题又浮出水面。

“从全球来看,HUD头部企业主要集中在德国、日本,经过考察,我们决定引进德国生产线。”霍全表示,但随着产线运行才发现,该产线人工依赖度极高,生产效率较低。

“我们的制造基地占地面积不大,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高效满足订单需求、提升产品质量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公司对产线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至3.0版本,采用自动Kitting配送、机器人搬运、自动化标定检测等大量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率提升30%,亩均效益达到1.4个亿。

2022年,未来黑科技首批WHUD(挡风玻璃型抬头显示器)产品正式实现量产,成为国内首批将HUD带入量产的企业之一,与理想、吉利、比亚迪等头部主机厂建立合作,并在理想旗舰车型上实现了标配。

▲未来黑科技样车WHUD实拍图。受访者供图

首批“重庆造”ARHUD 将陆续上市

“目前,公司拥有3条HUD标准生产线,年产能70万台,三期扩建项目已经启动,预计明年产能将突破100万台。”霍全告诉记者,2024年,公司营收实现3.8亿元,已拿到未来3-5年内40亿订单。

霍全透露,今年3月ARHUD即将陆续上市,产品会在极克、领克、蔚来等车企搭载应用,这也是首批“重庆造”ARHUD。

“ARHUD将增强现实技术和抬头显示技术相结合,能够在转弯、近距离跟车等关键场景下实现HUD显示与真实驾驶环境的稳定贴合,打造AR沉浸式体验,驾驶指引性更强。”霍全解释。

▲未来黑科技光场ARHUD概念图。受访者供图

具体来看,在硬件层面,ARHUD应用了公司自主研发具备光学纵深感和空间感的三维虚像显示器,可投射超高亮度、超远距离、超大画面、多重景深甚至连续景深的三维光场全息影像;在软件及算法层面,公司优化迭代独家AR实时渲染引擎AR Kernel®,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空间运动姿态捕捉、延时补偿等算法,实现高帧率、高性能实时3D渲染。

“有业界专家曾评价‘这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产品,未来黑科技至少领先国际同类产品2代’。”霍全信心满满。

据了解,下一步,未来黑科技还将研发全车窗PHUD、光场MRHUD等产品,适配自动驾驶L2到L5不同阶段用户对车内智能交互的需求,“争取早日拿下国内所有的头部车企”。

相关报道:

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①|研发材料配方改进生产工艺实现智能化生产 重庆顺多利“三大步”登顶行业冠军

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②|噪音只比苍蝇扇动翅膀声略大这家渝企何以造出全球最安静的无人机

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③|这家渝企不收客户钱为啥反而更赚钱

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④|塑料颗粒做出超百亿产值 重庆万凯“吞下”川渝八成市场蛋糕

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⑤|瞄准新兴产业 只做“从0到1”的事——新铝时代用9年完成从创业到上市跨越

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⑥|中科摇橹船凭啥能把乙方做成甲方

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⑦|“技术+智造” 双柔性驱动 鑫源汽车上演“汽车变形术”

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⑧|布局低空经济抢滩新兴市场 “重庆造”机库门产值突破1200万元

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⑨|把伙伴和对手引来共建一个产业园 渝丰科技为何能“一呼百应”

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⑩|中欧班列“跑得快” 重庆这家民营企业功不可没

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⑪|攻克行业痛点 西山科技专注“小工具”长成“小巨人”

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⑫|让“重庆味道”香飘世界!陶然居国潮美食街区成山城打卡新地标

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⑬|北碚科创指数连续四年第一背后的民企力量

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⑭|光伏板下藏着“超级充电宝”!这家企业深耕重庆发力新型储能赛道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