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观察|“少雪”的重庆如何掘金“冰雪热”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周盈

2025-02-23 20:50

到室内滑冰场体验冰上滑行、起舞的自由,约上三两好友一起“旋转跳跃不停歇”......虽然亚冬会已圆满闭幕,但冰雪经济热意正浓。从小众转向大众,从区域推到全国,从冬季扩至全年,冰雪经济发展提速,洋溢着“热”力四射的发展新活力。

业内分析认为,在亚冬会、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等大型冰雪赛事的推动下,我国冰雪产业将持续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有专家表示,冰雪运动正在打破由气候、地理环境形成的天然屏障,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当地冰雪市场开辟了新蓝海,更成为地方推动经济消费和文旅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对于“少雪”的重庆,如何在冰雪经济中探寻适合本土的发展良机?记者进行了调查。

利用人工与自然资源,打造冰雪旅游目的地

“哇,眼前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好像进入了童话的世界,实在是太美了!”近日,九龙坡的王女士带着8岁的儿子来到位于武隆的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游玩,她告诉记者,孩子第一次看到真正的雪,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走进仙女山景区,33万亩森林和10万亩草原覆盖了皑皑白雪,游客们不仅能乘坐列车穿梭于雪国之间,欣赏到牛羊成群、骏马奔腾的壮美画面,还能与同伴一同赏雪、戏雪、滑雪,在冰雪世界中尽情嬉戏,享受无穷乐趣。

不仅有得看,还有得玩。据悉,去年冬天,仙女山滑雪场推出了COS异装滑雪会、冰雪T台秀、亲子滑雪大赛等六大主题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打卡。据运营该景区的重庆市武隆喀斯特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叶鸥介绍,冰雪季活动期间,景区接待游客已超过17万人,同比增长90.3%。

重庆虽然自然条件有限,“天生少雪”,并不十分利于冰雪运动发展,但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仍然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冰雪旅游目的地。

除了武隆仙女山,南川金佛山、丰都南天湖等都是重庆冰雪旅游的主要代表。这些景区利用冬季的自然降雪和人工造雪,建设了多个室外滑雪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据重庆市税务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至今年春节过年前,武隆、丰都、南川等地的冰雪旅游景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近30%,餐饮住宿行业销售收入也同比增长了10.2%。

以丰都南天湖国际滑雪场为例,该滑雪场总体规划面积600余亩,是重庆冰雪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在2024年至2025年的冰雪季,滑雪场对冰雪乐园进行了升级,面积扩大了1万平方米,游客承载量大大提升。据滑雪场营销总监梅强介绍,滑雪场在旺季平均每天入园人数可达3000人。

▲1月16日,丰都县南天湖国际滑雪场,游客们在乘坐“雪地小黄鸭”项目。记者 李雨恒 摄

除了传统的滑雪场,重庆还在探索更多冰雪旅游的新模式。例如,南川金佛山景区推出了“冰雪+研学”“冰雪+温泉”等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冰雪体验。

从专业到大众,室内滑雪场持续火热

宽敞的滑雪道上,滑雪爱好者古月从雪道顶端飞驰而下,尽情享受滑雪运动带来的畅快体验。过去4个月,她成了重庆际华园的“常客”。

为了精进滑雪技术,古月报名了际华园的滑雪学校。

“这里有专业的教练,帮助我分析、纠正动作。夜场开放后,工作日下班后也能来滑雪,太方便了。”古月告诉记者,室内滑雪场就像是“滑雪驾校”,让她可以随时进行练习。

尽管对于滑雪爱好者来说,户外雪场才是真正的表演舞台,但大部分雪场因为天气原因每年只能开放100天左右。而室内滑雪场因为打破了经营时间的限制,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

作为重庆中心城区首家室内滑雪馆,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际华园总面积约22500平方米,分为专业滑雪道、练习滑雪道和平面戏雪区,室内场馆不受季节和天气限制,全年零下恒温环境,满足大众“四季滑雪”的需求。

▲游客在教练指导下练习单板滑雪。 (重庆际华园供图)

“学员人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40%,仅今年1月,学员已经达到450人左右。同时,我们还与南开两江中学、两江人民小学等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重庆际华园悟空滑雪学校校长李鹏告诉记者,自北京冬奥会后,滑雪人群逐年增加,许多人通过滑雪场馆初次接触并爱上这项运动。

除了室内滑雪场,重庆的商场内也纷纷开设了冰雪设施,为市民们提供了更多冰雪运动的选择。例如,光环购物公园内的好酷冰乐园,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同样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体验滑冰的乐趣。该冰乐园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冰面面积200平方米,以复古梦幻风打造,氛围感十足。

▲1月20日,位于两江新区的光环购物公园,众多小朋友在露天冰场借助冰上学步车滑行。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专家:探索多元场景和产业链延伸,凸显本地特色

冰雪经济不仅仅局限于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还包括冰雪装备、冰雪文化、冰雪科技等多个领域。重庆在抢占冰雪经济赛道的过程中,也在积极探索冰雪产业链的延伸和多元化发展。

在奉节县茅草坝滑雪场,今年新建了一条雪道,并投入20余万元扩建雪道、购买雪地车等设施。目前,滑雪场已开放3条滑雪道和1条雪圈道,为游客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滑雪体验。

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也带动了相关配套行业的发展。例如,餐饮住宿行业在冰雪季期间迎来了客流高峰。不少酒店推出了针对冰雪旅游的特色住宿套餐,餐饮企业也推出了与冰雪主题相关的美食佳肴,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重庆该如何用好冰雪资源,大力发展冰雪经济,打造具有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影响力的冰雪旅游地?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研究员莫远明认为,重庆在冰雪经济中探寻适合本土的发展良机,可以推动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冰雪旅游、冰雪教育培训等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此外,还应加强与国际冰雪产业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冰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冰雪经济要凸显重庆特色。依托世界火锅之都、世界温泉之都等品牌加持,发展“冰雪+”跨界融合业态,如“冰雪+火锅”“冰雪+温泉”等特色冰雪经济,凸显重庆辨识度和竞争力。

“此外,重庆还可以开展冰雪运动赛事、冰雪文化节等活动,提升市民对冰雪运动的认知和参与度,并加强冰雪教育培训,培养冰雪运动人才和冰雪产业专业人才,为冰雪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莫远明说。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周雨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