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新国标实施在即 脱氢乙酸钠使用范围调整有何影响?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2-02 11:28

央广网北京1月26日消息(记者 宓迪 邵蓝洁)2024年3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将于2025年2月8日正式实施。

外界关注的此次调整焦点之一在于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将不再允许用于面包、糕点、烘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等部分食品中,同时降低了它在腌渍的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由原先的1.0g/kg调整为0.3g/kg。

新规将于2月份正式实施。发布近一年以来,目前超市在售产品情况如何?食品企业是否已进行了相关调整?记者于日前进行了调查。

新国标调整了什么?

谈及脱氢乙酸钠的话题,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院长王蓓近日对央广网记者介绍,脱氢乙酸钠(Sodium Dehydroacetate)是一种广谱防腐剂,能够有效抑制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的生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如糕点、果酱和酱菜等,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此外,脱氢乙酸钠还可作为化妆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以及部分工业用添加剂用于对应产品的防腐处理。

对于脱氢乙酸钠的使用,此次新标准调整了哪些内容?记者关注到,根据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可以用于黄油和浓缩黄油、腌渍的蔬菜、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发酵豆制品、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预制肉制品、熟肉制品、复合调味料、果蔬汁(浆)等12类食品。其中面包和糕点的最大使用量为0.5g/kg(以脱氢乙酸计)。

而根据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可以用于腌渍的蔬菜、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发酵豆制品、熟肉制品(肉罐头类除外)、复合调味料等4类食品,删除了面包、糕点等类别。此外,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腌渍的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由1.0g/kg调整为0.3g/kg。

为什么新标准删去了部分产品类别、降低了腌渍的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王蓓对记者表示,此次调整的可能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安全性考量,尽管脱氢乙酸钠属于低毒防腐剂,但长期摄入可能对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潜在风险。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其安全性受到更多关注。其次是消费结构变化,近年来,烘焙食品的消费量显著增加,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为了降低烘焙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累积风险,新标准对其使用范围进行了限制。此外是顺应国际趋势,国际上对脱氢乙酸钠的使用趋于严格。最后是技术替代的原因。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企业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改进生产工艺包装方法等),增强防腐效果,减少对脱氢乙酸钠的依赖。

市场上相关产品是否还有添加?

针对目前在售面包、糕点含有脱氢乙酸钠的情况,近期记者也在北京对多家超市进行了走访。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抽样产品的配料表中未看到脱氢乙酸钠的身影,但也发现在部分商超中仍有相关产品在售。

▲北京一家超市货架上的在售面包(央广网记者 宓迪/摄)

如记者购得的一款全麦软欧包,产品类型为软式面包,产品标准号为GB/T 20981,生产日期为2024年11月15日;一款半熟芝士蛋糕,产品类型为烘烤类糕点,产品标准代号为GB/T 20977,生产日期为2024年11月14日;一款法式小面包,产品标准代号为:GB/T 20981,生产日期为2024年10月3日。脱氢乙酸钠均出现在上述产品的配料表中。

▲上述“全麦软欧包”,配料表显示含有脱氢乙酸钠。(央广网记者 宓迪/摄)

新国标实施在即,相关食品企业目前调整情况如何?记者询问了部分食品企业。1月17日,三只松鼠方面对央广网记者表示,国家标准是2025年2月8日开始实施,目前该公司相关产品正在逐步调整,已有部分产品提前完成,会在新标实施日期前全部调整完成;1月20日,元祖股份方面回复央广网记者表示,该公司2024年12月底已完成配方调整,所有产品均按新标准执行;1月24日,盐津铺子方面回应记者称,目前盐津铺子及旗下品牌的烘焙产品已全线去除脱氢乙酸钠。此前,桃李面包也曾在公告中称,自2024年10月21日(含)起,桃李新生产的所有产品都将不再添加脱氢乙酸钠。

对消费者有何影响?

“总体而言,此次调整对消费者影响是积极的,有助于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消费者无需过度担心过渡期内的产品安全性。”王蓓对记者表示。

王蓓认为,此次调整对消费者的影响主要在于对食品安全信心的提升。新标准的实施意味着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更安全、健康的食品。脱氢乙酸钠在正常使用和规定剂量范围内,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明显危害。

王蓓表示,目前市场上部分产品配料中仍含有脱氢乙酸钠,这主要是因为新标准设置了过渡期。过渡期内生产的产品仍可销售,直到其保质期结束。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要注意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和配料表:如果产品生产日期在2025年2月8日之后,其配料表中不应含有脱氢乙酸钠。如果产品生产日期在2025年2月8日之前,则仍可能含有脱氢乙酸钠,但只要符合当时的法规标准,这些产品在保质期内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曾撰文表示,标准发布时给了将近一年的过渡期,2025年2月正式实施。公众不用太担心,只要是合规生产的产品,仍然可以放心选购。

阮光锋还表示,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会根据最新研究进展调整品种或适用范围、使用量,这些都是正常的管理调整。

对相关行业有哪些影响?

在一些食品类别中不再使用脱氢乙酸钠,对相关食品行业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王蓓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相关企业需要重新调整配方,寻找替代防腐剂以满足新的法规要求。例如,烘焙食品中常用的脱氢乙酸钠被禁用后,企业需寻找其他防腐剂替代,如山梨酸钾或天然防腐剂。同时,企业也可以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如改进杀菌技术、包装技术或调整生产环境,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其次,在一些食品类别中禁用脱氢乙酸钠可能导致部分产品的保质期缩短,企业成本也可能因替代防腐剂的价格或生产环节的增加而上升。不过,一些天然防腐剂的出现,会为行业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此外,调整脱氢乙酸钠的使用范围符合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严格趋势,有助于提升中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这也将推动食品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对消费者而言,意味着他们能够购买到更安全、健康的食品。

总体而言,王蓓认为,调整脱氢乙酸钠的使用范围虽然给食品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也推动了行业技术创新,促进了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符合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来源: 央广网  
编辑: 黄光红   主编:曾立      审核: 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