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观察|渝湘复线两段高速通车 带来哪些利好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杨永芹 罗斌

2025-01-02 11:50

1月2日,随着渝湘复线高速巴南至武隆段、彭水至酉阳段正式建成通车,意味着渝湘复线高速沿线巴南区、南川区、武隆区、彭水县、酉阳县5个区县又新增一条高速公路大通道。

多座大桥拿下多个“第一”

随着巴南至武隆段、彭水至酉阳段通车,“桥都”重庆又多了多个亚洲“第一”。

芦沟河特大桥,为亚洲第一连续刚构组合桥,站在桥面上,人就像悬在空中,周边群山一览无余。

▲巴彭路芦沟河特大桥。受访单位供图

“这是全线最高的桥,从地面到桥面高达200米。”中建三局现场负责人说。

作为亚洲第一连续刚构组合桥——芦沟河特大桥,是渝湘复线高速全线施工体量和难度最大项目之一。

大桥位于巴南区东泉镇朝阳村,距离东泉镇约7.2公里,横跨芦沟河。主桥为连续刚构桥,跨度达180米。

为确保大桥建设顺利,中建三局自主研发了智能监控系统,采用了新一代全智能化“造墩机”,实现了多工序实时作业。“造墩机”相较于传统爬模,每一节段长4.5米,需要6-7天完成顶升,现在只需约4天,这让大桥提前三个月封顶。

磨寨乌江特大桥,从乌江水面到塔顶高达320米,相当于约100余层楼高,被称为亚洲第一高墩矮塔斜拉桥。

大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绍庆街道平原村附近,全长708米,为双向四车道矮塔斜拉桥。远远望去,挂在“云端”的大桥,就像大鹏展翅傲视乌江。

参与施工的中国铁建港航局磨寨乌江特大桥副总工程师翟水生表示。该桥最高墩达216米、桥塔高44米,索塔顶距离乌江水面约320米,高度相当于100多层楼,项目部300多名施工人员,经过1200多个日夜奋战才完成合龙。

武隆双堡特大桥,则创下三个第一:双联拱跨径世界第一,独立吊塔的缆索吊跨径世界第一,同等结构的缆索吊重世界第一等。大桥总长810米,主桥采用双跨连续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

驾车从巴南到黎香湖只需20分钟

黎香湖服务区,造型采用流动、起伏的白蓝色曲线勾勒,就像荡漾的波浪向两端延展,灵动、大气,颇引人注目。

作为开放性服务区,黎香湖服务区紧邻附近的休闲度假区,以湖水、水波为设计灵感,以镜面、蓝色、银色为基础,整体看起来,富有韵律感,仿若从自然水景中孕育而生。

▲2025年1月2日上午,渝湘路复线高速巴南至武隆段彭水至酉阳段建成通车。图为黎渝湘复线高速唯一的A+类服务区——黎香湖服务区建成投用。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记者在现场看到,黎香湖服务区外立面,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如清澈的湖面,倒映着周围的天空、绿植与行人,模糊了建筑与自然的边界,让室内空间也沐浴在湖光水色之中。步道以错落有致的水体景观和模拟水波纹理为主,漫步其中,宛若行走在湖面上。

黎香湖服务区设计停车数1000余个,定位为渝湘复线高速唯一的A+类服务区。服务区与周边路网互联互通,不仅面向高速公路开放,周边群众和普通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也能通过专门设计的路线进入服务区,可有效推动服务区融入地方经济发展。

▲2025年1月2日上午,渝湘路复线高速巴南至武隆段彭水至酉阳段建成通车。图为黎渝湘复线高速唯一的A+类服务区——黎香湖服务区建成投用。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负责承建的中建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黎香湖服务区围绕大观田园新城“田园+大健康”两大主题特色,打造成集高速基础服务、健康产业展销、亲子研学科普、农旅融合体验、健康生活休闲为一体的特色主题服务区。

▲2025年1月2日上午,渝湘路复线高速巴南至武隆段彭水至酉阳段建成通车。图为黎渝湘复线高速唯一的A+类服务区——黎香湖服务区建成投用。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服务区开通运营后,市民驾车从巴南到黎香湖更加便捷,只需20分钟车程。届时,市民驾车可直接在黎香湖服务区下道,车行几分钟就可到达,相比走渝湘高速,时间至少节省半小时。

智慧车道成沿线标配

建设智慧高速正成为发展趋势。记者驾车行驶在彭酉段发现,智慧车道成为沿线的标配,收费全部实现自助化和无人化。

▲2025年1月2日上午,渝湘路复线高速巴南至武隆段彭水至酉阳段建成通车。图为车辆从黎香湖收费站上道。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在酉阳龚滩收费站,共设5进5出收费车道,记者看到,传统的人工车道全部设计成智能车道(也称机器人车道、混合车道),传统的人工取卡、缴费等相关流程全部被收费机器人所代替,人工收费亭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收费机器人。

“采用精细化管理,全智能道路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全线人工车道全部设计为智能车道,ETC和非ETC车辆都可以通行。”负责承建的中铁建设集团现场负责人表示。

栏杆快速抬起,车辆顺畅通过,司机不下车就可将卡插入收费机器人后,系统自动完成车牌识别、费用支付等环节后,无需人工协助,车辆通行时长不到10秒。

记者看到,沿线“智能因子”随处可见。智能车道上还有多台智能设备,车型识别机器人和无感车检器等,科技感十足。

中铁建设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承建的全路段隧道照明采用智能调光控制系统,可自动调节4大类调光模式以及色温,确保司乘人员进入隧道时驾车更舒适,隧道运营更节能。

隧道视频监控更加密集,对于隧道主洞长直线段,按120米左右间距、全程监控布设,全程对交通事故、火灾、交通阻塞、隧道内停车,车辆行驶过程中货物掉落路面上、路面存在异物,隧道内人员、动物走动等影响隧道交通安全行驶的各类事件进行实时检测。

路基和桥梁段设视频监控,每间隔1公里(双向交错500米)设置1处视频监控点,每台摄像机监控范围为500米左右,主要对隧道洞口、易发生交通事故、超速、多雾等路段实行监控,保证全线监控范围基本无盲区。

“酉阳天馆智慧服务区出入口,设有抓拍系统及激光车辆检测器,”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检测器记录车辆进出以及车辆特征信息;对进出服务区拖挂车、大车位、小车位进行分析统计,并检测车位类型与停放车辆类型是否匹配、危险品车辆停放、检测充电桩车位使用情况。特别是在车辆进入服务区前≥300米距离,设置剩余车位提示显示设备,提前告知司乘人员服务区车位状况。

龚滩古镇节假日游客量有望翻番

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通车后,最大受益者是龚滩古镇。

今后,市民驾车到龚滩古镇,无需绕行黔江,时间将大幅缩短。

负责承建的中铁二十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车后,阿蓬江大桥下道口,到达国家级4A旅游景区龚滩古镇,距离仅500米,就可领略“千里乌江,百里画廊”,特别是市民驾车从酉阳到龚滩古镇车程较现在走渝湘高速要节省约40分钟。

▲酉阳县龚滩古镇。通讯员 邱洪斌 摄

从阿蓬江大桥下道口再前行9公里,可到达中国千年金丝楠第一村——两罾乡金丝楠村,市民就能感受千年金丝楠木群岁月沧桑。

当地龚滩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车后,龚滩古镇游客可能出现井喷。节假日游客预计能达到1万人,游客量翻番。这将对推进渝、湘、黔三地交融发展,开发沿线旅游资源、推进交旅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受益得不只是龚滩古镇,游客驾车进出阿依河景区,时间也将节约半个小时。届时,市民驾车从彭酉段阿依河互通下道,到阿依河景区只有11公里,用时不到15分钟,比现在走渝湘高速节约半小时左右。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李周芳   主编:曾立      审核: 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