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场和技术双向奔赴 两江新区开展“院企双进”活动
2025-10-20 18:09
一直以来,“技术找不到市场、市场找不到技术”等问题困扰研究科研院所与企业。10月20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为让市场和技术双向奔赴,今年3月以来,两江新区科技创新局(以下简称“科创局”)联合两江协创区公司创新开展“院企双进”系列活动,已累计促成33个意向合作项目。
据悉,截至当前,科创局组织开展11场活动,155人次的专家团队走进重庆长安望江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累计促成33个意向合作项目,其中5个项目正式签约,合同总金额超260万元。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内,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李俊卿介绍,该中心新一代AI视觉质量检测项目刚刚签署了落地协议。“这项技术我们已经储备升级了3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市场,多亏了‘院企双进’活动,总算拿下了订单。”李俊卿说。
记者了解到,通过“院企双进”活动,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已经与长安望江等企业达成合作,目前多个项目正在加紧研发。
长安望江党委副书记李年明表示:“院企交流给长安望江送技术、送智慧、送新质生产力、送新质战斗力、送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注入了全新活力。”
同样的故事,也在重庆水务集团发生。
今年8月,“院企双进”活动应邀2次走进重庆水务集团。活动中,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针对“大型复杂箱涵检修机器人”等技术难题提供出“封闭空间水陆空三栖检修机器人”解决方案,让企业“足不出市”找到了更优的替代方案。
▲“院企双进”活动走进重庆水务集团。张洋洋 摄
以上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历程,正是科创局创新开展“院企双进”活动,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的生动写照。
“要确保需求是真实的、迫切的。”科创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经常上门与企业面对面交流,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征集企业技术需求,梳理形成“需求清单”。
同时,面向两江新区的科研院所,他们进一步征集筛选出匹配度高的科技成果,再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梳理形成“匹配清单”。这样需求和市场才能高度匹配,科研工作者和企业技术负责人坐下来聊得更投机、更顺畅。
光有需求还不够,能够保持联系、长久合作更为关键。
“我们建立了‘前期需求挖掘+精准匹配+现场对接+后期跟踪支持’的全流程工作模式,针对每一个意向性合作形成‘跟踪台账’,由专人持续跟进直至项目签约落地,让成果转化的过程更顺、效率更高。”科创局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院企双进”活动还直接推动了两江协创区公司与重庆化医集团等5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产学研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大了“明月湖科创朋友圈”。
接下来,两江新区科创局将迭代升级活动模式,加强后期跟踪与全链条赋能,持续突出“四侧”协同推动“四链”融合,不断打响“院企双进”科创品牌,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真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