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8家受表彰民营经营主体,解码两江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密码”
2025-03-28 18:58
“请各位民营企业家左移一小步,共同合影留念!”3月28日上午,位于龙盛新城的两江新区管委会一楼大厅喜气洋洋,30位优秀民营企业代表依次上台,从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手中接过金灿灿的奖牌。
当日,两江新区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共有128家民营经营主体获得表彰,包括赛力斯汽车等120家优秀民营企业和两江新区傅文俊文化艺术工作室等8家优秀个体工商户。
▲3月28日,位于龙盛新城的两江新区管委会,优秀民营企业代表们登台接受表彰。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为何要表彰他们?这背后折射出什么信号?记者进行了打探。
为15万多家民营企业加油鼓劲
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田中介绍,近年来,广大民营经营主体奋发有为、踔厉前行、敢于创新,推动两江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新突破,同时积极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民营经营主体。为鼓励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营造激励民营经营主体干事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对赛力斯汽车等128家民营经营主体予以通报表扬。
田中表示,希望受到表扬的民营经营主体再接再厉,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充分发挥模范作用,为两江新区加快打造全市民营经济发展高地核心承载区再立新功。希望两江新区广大民营经营主体以先进为榜样,坚定发展信心、把握时代机遇,专心致志做大做强做优,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新创业、回报社会的典范。
据了解,2024年,两江新区全域GDP超过5000亿元,民营经济主体超过15万家,同比增长9.5%,其中民营经济贡献了48%的GDP,56%的税收。下一步,两江新区各级各部门将着力完善亲清政商关系引领的非公有制经济支持促进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创新创造活力。
分享民企闯市场的真本事
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个个都有一身“绝活”。大会上,多家优秀民营企业代表上台发言,分享闯市场的真本事。
重庆渝江压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渝江压铸)扎根重庆30余年,从一家小型零配件加工厂成长为国内精密压铸行业的“排头兵”企业。2024年,渝江压铸第三生产基地顺利投产,公司年营收突破49亿元,较上年增长14 %。
渝江压铸副总经理吴自玉介绍,渝江压铸始终将质量放在首位,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精益管理优化供应链,大幅缩短交付周期,为客户提供高效、稳定的供货服务。并且把握住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2024年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收入占比达到49.88%,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2月18日,两江新区渝江压铸第二生产基地A区,压铸后处理车间的工人和机器人正在协作打磨电机壳体。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重庆海握共赢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海握共赢)是一家年轻的企业,成立于2023年2月。
“我们打造了辐射全国的‘数字经济服务平台’,为直播短视频等数字新业态提供数字财税智慧服务。”海握共赢总经理胡万军介绍,海握共赢是众合云科集团设立在重庆的西南战略总部,而众合云科集团自主研发了覆盖薪酬管理、社保服务、灵活用工等全场景的数字化平台,累计服务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0多家企业客户。
胡万军表示,海握共赢的2位联合创始人均生于重庆、长于重庆,而两江新区作为西南经济新高地和数字经济新门户,是企业理想的发展沃土。落户以来,海握共赢逐步引入抖音、B站等头部直播平台资源,以及相关产业链生态,助力两江新区构建完善的数字经济产业链。
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科云从)率先在数字重庆“1361”架构中导入智能体技术。中科云从总经理张立介绍,智能体具备感知环境的“眼睛”,有拆解任务并协调资源的“双手”,能把复杂问题切成可执行步骤;有对话交互的“嘴”,能理解语义并进行互动;有持续进化的“基因”,每处理100次任务就优化一次策略。
▲位于两江新区水土新城的云从科技西部智算中心,运维人员正在机房调试GPU服务器。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张立表示,中科云从打造的“企业码上服务”是基于产业大脑打造的首个智能体应用,可为企业提供融资、招聘、中试、政策匹配等多样化服务,已于2024年10月正式上线,后续还将陆续推出精准招商、经济运行等综合智能体。2025年,作为发源自新区的人工智能企业,中科云从将携手区内行业客户,共同打造更多的“西部领先,全国进位,重庆辨识度”的智能时代新产品。
探讨服务企业如何落到实处
民营经营主体要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必不可少。服务企业,需要做些啥?怎样才能把服务的举措转化为企业的助力?大会上,两江新区、国企、街道进行了探讨。
两江新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帮扶民营企业的“大多数”,两江新区率先出台《重庆两江新区小微企业法律帮扶暂行办法》,组建由148名律师组成的小微企业法律帮扶律师库,免费为新区经营困难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培训、纠纷调解和代理等法律服务。同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2024年办理行政复议申请396件,其中通过涉企复议“三跨三办”增值化服务系列举措,办结涉企行政复议案件201件,实质性化解争议率达到93.5%。
2024年,两江新区龙兴片区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产值倍增,达到760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总量的83.7%,形成10亿级、50亿级、100亿级、500亿级民营企业“基本盘”。龙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龙兴公司坚持当好企业“服务员”,2024年,公司领导班子实地调研走访民营企业36次,解决生产经营、交通出行、子女就学等100多个问题。此外,龙兴公司2024年引导龙兴片区民营企业实施技改项目51个,当年获得技改补贴、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补贴、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超1.2亿元。
两江新区天宫殿街道辖区现有企业1.7万户,其中民营企业1.6万户,民营企业占比94%。天宫殿街道负责人介绍,街道为民营企业当好“殿小二”,持续深化服务企业“双专员”制度,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开展企业走访服务378次,解决企业招工引才、政务服务、要素保障等诉求36项,办结率达100%。还发起成立两江新区首家街道级商会,首批吸纳70家民营企业参会。得益于精准的服务推动企业良性发展,近2年天宫殿街道新增规上民营企业47家、新增营收超25亿元。
▲3月28日,位于龙盛新城的两江新区管委会,《2025年两江新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发布,推出七大行动,25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两江新区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两江新区将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让民营企业能够获得公平发展机会,建立完善央企、民企、外企三企联动合作机制;将一视同仁,支持各类企业发展,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两江新区还将推出优化营商环境七大专项行动,主动送政策上门,规范涉企执法,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