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完工投产!将给重庆带来四大利好
2025-03-28 15:00
3月28日上午,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向社会宣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重大项目——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完工投产,标志着该枢纽全面进入生产运营阶段。至此,嘉陵江干流四川广元至重庆朝天门段15个梯级全部联通,建成高等级航道680多公里。
▲3月28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重大项目——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完工投产。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图为,投产仪式现场。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利泽航运枢纽位于嘉陵江干流重庆市合川区钱塘镇与大石街道交汇处,是嘉陵江梯级渠化18个梯级中自上而下的第16级,是嘉陵江全江渠化的最大卡点和控制性工程。
它上接四川武胜县桐子壕航电枢纽,下连重庆合川区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建设主要包括船闸、14孔泄洪冲沙闸、电站、坝顶交通桥、左右岸连接坝段及护岸、鱼道与增殖放流站、生产管理用房等项目。正常蓄水位210.7米,船闸按Ⅳ级标准建设,船闸闸室有效尺度为180×23×3.5米(长×宽×门槛水深),年通过能力1000万吨。电站装机容量7.4万千瓦,每年可提供绿色清洁能源3.17亿度,具有通航、发电、拦沙减淤、水生态修复等综合效益。
▲图为 ,技术人员正在对发电机组进行巡检。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图为 ,技术人员正在控制中心,监控机组运行情况。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该工程由川渝两地联合立项审批和共同出资建设,项目概算投资39.6亿元。左岸一期船闸工程于2019年3月底开工建设,至2021年12月底船闸主体工程和6.5孔泄洪冲沙闸完工;右岸二期电站厂房工程于2021年9月底开工,2024年4月至今年1月,电站1至3号机组先后建成并网发电,整个工程实现蓄水、通航、发电三大功能。目前,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正在进行72小时试运行,意味着利泽航运枢纽主体工程完工,四台灯泡贯流式机组全部并网发电。
新闻纵深>>>
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将给重庆带来四大利好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吴刚
作为川渝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首座航运枢纽,利泽枢纽的投运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互联互通、清洁能源开发、生态保护与内陆开放迈入新阶段,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激活“水上走廊”运输潜能
构建“干支联动、江海直达”的现代航运网络
嘉陵江是连接川渝与长江中下游的“水上走廊”,但因航道等级低、滩险多,运输潜力长期受限。利泽枢纽建成后,船闸按Ⅳ级航道标准设计,全年通行500吨级船舶(丰水期1000吨级),年通过能力达1000万吨,四川广元港至重庆港的航行时间从15天缩短至7天,运输效率提升超50%。
作为嘉陵江全江渠化的关键枢纽,利泽上接四川桐子壕枢纽,下联重庆草街枢纽,形成“水上高速”。川渝联合实施梯级调度,船舶“一次申报、全线通行”,过闸效率提升30%,通航时间缩短40%,构建“干支联动、江海直达”的现代航运网络。“这一突破推动成渝从‘地理相邻’迈向‘经济相融’,为两地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提供低成本物流支撑。”重庆高速航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助推内陆综合枢纽建设
多式联运大幅降低物流成本
利泽枢纽的投运,将有力推动重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嘉陵江航道升级后,500吨级船舶常年通行,与渝新欧铁路、江北国际机场、果园港形成“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水运成本仅为铁路的1/3、公路的1/6,大宗货物经嘉陵江—长江—沿海港口出海,大幅降低西南地区物流成本。
另一方面,重庆高速航发集团通过AI、物联网等技术打造智慧航电,构建“长江e+”APP平台,实现船舶北斗定位全覆盖、电子航道图干支联动导航,并建立联合调度中心实时监控船舶动态。“数字化管理推动传统水运向智慧化转型,为成渝开放枢纽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利泽公司董事长张杨表示。
以清洁能源推动绿色发展
每年发电3.1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31.9万吨
利泽枢纽电站总装机容量7.4万千瓦,4台机组全部投产后,年均发电量3.1亿千瓦时,可满足18万户家庭用电需求,年节约标准煤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1.9万吨。
据了解,此前投运的3台机组,目前已累计发电1.5亿千瓦时。
同时,2024年4月,嘉陵江首条鱼道建成投用,保障鱼类洄游畅通。结合拦沙减淤、水生态修复等措施,流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树立川渝协作典范
带动嘉陵江沿江产业集聚
利泽枢纽是川渝两地打破行政壁垒、深化协同机制的典范。工程由川渝两地联合投资建设,重庆高速航发集团与四川港投集团协同合力推进,从项目立项审批、规划实施到经营管理,形成了“共商共建共享”模式。
航道升级有望带动沿江产业集聚——重庆合川规划建设北向枢纽,吸引装备制造、物流企业落户;四川广元港扩大煤炭、矿石中转规模,助推川东北资源开发。
“这种合作模式将为乌江、岷江等流域开发提供参考,未来川渝将在交通、能源等领域深化合作。”重庆高速航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