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款情感大模型养老陪护机器人落地重庆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黄光红

2025-03-10 20:50

3月10日,随着10盏灯柱同时点亮,由重庆马上科技发展基金会携手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打造的“共建智慧养老研发基地”正式揭牌。同一天,全国首款基于情感大模型的“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也在该福利院落地应用。

▲现场展示的“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 受访者供图

这标志着,“共建智慧养老研发基地”这一集科研、开发、转化于一体的创新平台,正式投入运营。未来,该基地将汇聚各方优势资源,聚焦养老领域前沿技术,致力于打造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智慧养老产品与解决方案,为养老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当天落地应用的“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就是探索科技赋能养老的一次实践。据介绍,该机器人搭载了由马上消费人工智能研究院提供的多模态情感大模型,无缝集成了音频、视觉和文本等多种输入模态。其通过特定情绪编码器整合信息,除了具有常规的语言上下文情感分析功能外,还能对音频进行情绪编码,以及捕捉面部细节和动态,实现了对多模态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和融合。由此,该机器人构建起了涵盖智能情感陪伴、数字素养提升、健康安全守护、娱乐休闲服务、生活辅助管理等5大模块10项功能的服务体系,能够更准确更全面地识别和理解人类情感,提供更有温度的情感陪护服务。

譬如,在情感陪伴方面,其结合AI心理学创新多模态情感大模型,通过面部识别、情绪识别、语音识别,敏锐洞察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及个性特点,提供陪聊和心理疏导模式,精准满足老年人在情感化人机交互方面的需求。

在数字素养提升方面,其借助语音和文字互动,可为老年人量身定制专属的数字技能培训,引导他们上网浏览、在线购物、远程医疗咨询;在健康安全守护方面,其可通过长期监测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及时预测老年人心理危机及自我伤害风险,并迅速向监护人发送预警信息。同时,还可实时监控老人的身体状况,包括心率、呼吸等关键指标,以便监护人及时采取措施。

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落地的“智慧养老情感陪护机器人项目”,将为院内老年人带来情感支持和精神寄托,让养老机构的养老服务从“基础保障”迈向“品质提升”,为破解传统养老模式中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马上消费作为重庆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方向首批“揭榜挂帅”单位,在人工智能和关键软件方面,有“具身智能因果推理关键技术攻关”等重要项目。未来,该公司将继续深入研究具身智能关键技术,助力重庆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向善。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蔡杨   主编:曾立      审核: 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