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为全国超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探新路 重庆养老服务条例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一审”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王亚同

2025-11-27 13:24

11月26日下午,市民政局副局长徐松强向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关于提请审议《重庆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的议案的说明。制定养老服务条例,正式进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议程。这部共计70条、系统规范养老服务的法规,出台后将弥补重庆养老服务立法空白,为全国超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现代化探索新路子。

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养老服务方面的综合性法律或行政法规,仅有民政部用于规范养老机构的设立及运营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同时,我市目前也仅有《重庆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一部政府规章,尚无专门规范养老服务的综合性法规。启动制定专门的养老服务条例,将系统规范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继续推动“渝悦养老”,弥补立法空白。

重庆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截至2024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801万。然而,我市城乡养老服务资源不均衡、基层养老服务可及性不足、养老服务人员短缺等问题长期存在,有必要通过立法,推动解决现实问题和瓶颈,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和挑战。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制定《重庆市养老服务条例》被列为2025年立法计划审议项目。按照安排,市民政局在深入调研基础上起草送审稿。市司法局按程序进行全面审查论证,研讨论证、修改完善,形成了《重庆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

条例草案提出设置“家庭养老床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失能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智能设备配置等支持,并推动家庭养老床位与医疗床位、机构养老床位等“五床联动”,解决当前养老服务中资源分散、服务衔接不畅等问题,是具有特色的条款之一。此外,明确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结合”的服务体系,打造“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推动智慧养老应用场景落地。

目前,我市农村养老服务的设施和资源相较城市存在较大差距。针对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条例草案要求建立城乡协作机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部分收益用于养老服务,并探索设置养老服务公益岗位。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长期存在人员短缺问题,既有工作强度大、报酬低等因素,也有部分群体不尊重养老服务人员等原因。在人才建设方面,条例草案提出对连续从事养老护理工作五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给予补贴,支持医护人员转岗养老行业,同时严禁有歧视、侮辱、虐待、遗弃老年人等违法记录的人员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条例草案还要求养老机构应当合理确定并公示养老服务费收取标准,向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收取预收费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其中的押金和会员费应当专户存管。民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发现涉嫌非法集资、诈骗、遗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及时处置或者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在产业扶持上,条例草案鼓励开发避暑养老、旅居养老等特色康养项目,并明确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人均不低于0.2平方米的标准。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付爱农 主编:罗静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