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又一山——一条环线生态价值“外溢”辐射的背后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王亚同

2025-10-04 20:57

“风吹云台项目,是我们在重庆做的首个山野民宿。随着需求增长、价值外溢,将深耕重庆,一山又一山做下去。” 10月3日,遥望金佛山峰峦叠嶂,匠庐民宿创始人张健说,入渝首选金佛山的路走对了,希望能和重庆其他区县合作,“解锁”更多山川。

这几天,位于南川金佛山麓三泉镇风吹村的匠庐风吹云台,17间客房几乎天天爆满。2023年自云贵地区进入重庆后,匠庐首个项目选在金佛山,看中了这里生态环境的野趣、极佳的视野位置和旅游环线便利。业内标杆企业试水成功,重庆南川做对了啥?

“观赏日出云海,感受星光晚霞,渝厦高铁重庆段开通加上178环线,生态好又方便,让更多人喜欢上了这里。”自驾前来的市民吴先生说。纳入金佛山自驾环线后,以前“养在深闺”的风吹村成为环线重要节点,变得热闹非凡,年接待游客逐年增多。

这背后,源于南川打造大金佛山178环线的努力,也离不开当地人大的监督助推。近年来,南川区人大常委会将“人大协商”深度融入178环线监督工作。2023年,该区人大常委会便首次召开完善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主题人大专题协商会议。今年,更是将专题协商推动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纳入重点监督议题,先后围绕提升旅游综合体和露营基地品质、优化暑期旅游市场服务等开展专题协商,推动旅游环线释放活力、提升品质。

针对道路交通标识不清、设施不足等具体问题,南川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深入调研,督促相关部门整改落实,推动完善标识标牌和道路交通设施,显著提升了游客体验感。

山里藏着很多“生态宝贝”——云雾缭绕的茶园、岩壁蜂蜜、山林方竹笋等。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南川区人大将监督重心放在生态价值转化和产业协同发展上,成立调研组对沿线茶产业乡镇全覆盖调研,创新成立“茶叶产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围绕品牌推广、品质管控等提出精准建议。围绕中蜂养殖“蜜好但卖不远”的难题,推动职能部门出台年度发展任务清单,将养蜂体验、蜂蜜品鉴、文化展示融入旅游线路。如今,金佛山的生态“宝贝”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富民“金矿”,已培育大树茶、方竹笋等22种特色农产品,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增长近35%,5万余名农民捧起“生态饭碗”。

“旺季一到,充电桩不够用、停车位找不到,再好的风景也留不住人。”针对178环线火爆背后的群众呼声,南川区瞄准“流量转留量”关键,从细节入手推动品质升级。在人大监督、各方协同之下,当地围绕环线的6大提升行动同步推进,13处充电站、44把充电枪、4个公共厕所、6个临时停车场建成投用,新增停车位700余个。

为推动多元业态与环线深度融合,南川区还着力丰富提升康养避暑、山地运动、采摘经济等新业态新场景,满足游客多样化、互动性需求。今年1—7月,178环线自驾车辆达191.03万辆次,全区接待游客2749.2万人次,同比增长10.7%,游客总花费173.8亿元,同比增长10.7%。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付爱农 主编:罗静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