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之窗|体验具象化的民主 12名中外学子走进沙坪坝区基层人大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王亚同

2025-07-02 20:24

民主怎样具体呈现、扎根基层?7月2日,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内,一堂别开生面的暑期“行走的思政课”给出了生动答案——来自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的12名大学生(含4名留学生)走进巴渝实践站,开启了一场沉浸式体验,感受具象化的基层民主。

▲来自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的12名中外大学生,走进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的巴渝实践站。

“同学们,你们知道家门口的路灯不亮、小区停车难等问题,是如何推动解决的吗?”活动伊始,街道工作人员黎潞的开场白就引发了大家的兴趣。随后,黎潞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切入,介绍了人大代表走访选民收集民意、形成建议并提交督办的全过程。“像我们去年推动解决的廖家坪安置区道路夜间照明不足问题,就是居民反映、代表接招,最终由相关部门落实解决的。”

“代表们的建议都能被采纳吗?”现场,大学生黄敏追问道。“代表建议办理有严格程序和时限要求,承办单位必须认真研究答复。即使一时难以完全解决,也会说明原因并持续跟进。”街道人大工委相关负责人认真回答了大家心中的困惑问题,还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协调、公共停车位规划等治理案例,介绍居民小区楼栋议事会、社区协商会等的运作机制流程,分享社区居民充分表达、理性协商、寻求共识的故事,让大家直观感受抽象民主概念在街道社区的运作。

▲陈家桥街道工作人员向大学生们分享基层民主实践的故事。

活动中,工作人员重点介绍了该街道依托区基层立法联系点示范单位精心打造“桥见法治”品牌的创新实践。近年来,陈家桥街道着力织密民意征集网络,联动辖区内的重庆警察学院、沙坪坝区检察院、陈家桥法庭等专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实践活动,延伸拓展法律法规意见征询渠道。“意见征询更接地气,让群众的‘金点子’原汁原味地直通立法机关。”听了介绍后,同学们对“小社区”参与国家“大立法”有了鲜活认知。

大学生刘夕苒感慨地说:“我不仅看到代表联系群众、社区协商议事的流程,更感受到街道方面激发更多人参与立法、提供有效建议的努力。”这堂“行走的思政课”,通过案例故事将人大代表扎根社区履职、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运作、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作用、依托民主协商参与社区治理等具体环节,展现给中外学生们,让大家通过实地看、现场听、互动问、深入思,沉浸式体验中国民主在重庆基层的鲜活生动实践。

沙坪坝区人大陈家桥街道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青少年走进人大活动,为青少年搭建更多了解国情社情、感悟制度优势的实践平台,让民主法治的种子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付爱农 主编:张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