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强模范杨兴祥:这里将为残障群体提供“造血式”帮扶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杨铌紫 实习生 雷晨阳

2025-05-16 19:22

初夏的微风,轻轻拂过。位于秀山县乌杨街道的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里,盲杖敲击地面的笃笃声清脆响起,杨兴祥侧耳辨位,嘴角漾起笑意——这是他独有的“导航系统”。

▲杨兴祥。受访者供图

这天,杨兴祥专程过来看基地装修的进度。“以后,这里将为残障群体提供‘造血式’帮扶。”他骄傲地说。

杨兴祥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坎坷。他9岁丧父、16岁失母,少年时便挑起家庭重担,与家中三姐弟相依为命。

1996年,杨兴祥做木材生意失败,流落异乡打工,给老板送货到湖南吉首装上火车,一来二去,他结识了吉首火车站旁的小旅社老板姚祖兵,两人建立起深厚友谊。

2000年,31岁的杨兴祥双目突然失明。绝望中他卖掉家里的田土,揣着身上仅有的300元和20颗安眠药,准备在吉首见挚友姚祖兵最后一面,就找个无人的地方结束生命。

“你看不见光,但绝不能熄灭心里的光!”挚友的话点醒了杨兴祥。

在姚祖兵的安排下,杨兴祥开始学习按摩,每天16小时的“魔鬼训练”,让他在半个月内独立上岗,一个月后便月入过万元,三年攒下20万元。这个曾经的“绝望者”,在黑暗中摸索出了重生之路。

▲杨兴祥与工作伙伴交流。受访者供图

2003年,杨兴祥与家乡朋友合资70万元在吉首创办豪华茶楼,开业后,50余间包房每日爆满,年利润超百万元,12年间创收纯利600余万元。

2017年,杨兴祥发现茶楼市场渐趋饱和,他果断整体出让茶楼股份,转战砂石、酒窖行业,注资600万元入股湖南通力石英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一路发展至今。2024年,他又做出惊人举动,投入800万元作为首期款购买非洲两座价值3000万元的矿山。

然而,杨兴祥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公司曾濒临破产时,他亲自登门赊欠材料,换来供应商的信任。最惊险的时刻,他乘坐的车辆滚落10米深沟,却奇迹般地只是受了皮外伤。

有了自己的企业和事业,杨兴祥的人生翻开新篇章。

▲杨兴祥与亲属交流。受访者供图

每年春节,他都会回到老家秀山县隘口镇东坪村看望乡亲,并为60岁及以上的老人送去慰问金。他还为村里受灾户捐款、县里患病儿童捐赠医疗费……这些年来,他累计捐赠的钱达50余万元。

“我要建800平方米的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让更多人靠双手吃饭!”杨兴祥决定入股建设秀山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目前基地正在进行室内软装,基地建成后,将从生活、就业、创业等方面全方位帮助残障群体。

“别人看不见我眼中的世界,但我能看见人心的温度。”杨兴祥说,当年姚祖兵递给他的那盏“灯”,现在要由他传给更多人。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付爱农 主编:罗静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