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珍档|他被人们亲切称为“草鞋书记”
2025-02-05 20:39
在城口县坪坝、庙坝、大竹河等地,不少老一辈人还记得一位大耳朵高个子红军——“王县委”,这位“王县委”就是中共城口县委第二任书记王朝禄。
▲“草鞋书记”王朝禄。受访单位供图
王朝禄,1910年出生于四川营山县一个农民家庭,自小随父亲学过木工手艺,1933年加入红四方面军,并于第二年被调往城口县,前往坪坝、庙坝等地协助地方政府工作。
作为一名从农民中走出的干部,王朝禄丝毫没有架子,穿着草鞋同贫苦的农民同吃一锅饭、同饮一碗水,就连叶子烟也是大家传来传去地抽。工作之余,他更是深入群众帮忙解决困难,还利用自己熟练的木工技艺,帮助大家修建房屋。
对待人民有感情,对待反革命分子铁面无私。任城口县委书记期间,王朝禄查处多起案件,惩治贪污变节的县苏维埃粮食委员曾庆禄,处理庙坝二乡的假革命分子。红二九七团攻打空壳洞期间,他来到庙坝,组织区乡游击队和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共同作战,在战斗结束后审讯被俘人员,严肃拒绝各种贿赂、献媚。
王朝禄的言行举止被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位穿着草鞋从远方来的“王县委”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当时的城口苏区有句歌谣:“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民。”
正是因为王朝禄这样的干部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践行党的纪律、宗旨,让人们对红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相信红军是工人农民的军队,能代表穷人的利益,真正体现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记者 卞立成 整理)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