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红岩珍档|成功越狱的“傻子”韩子栋
    新重庆-重庆日报
    时间:2024-03-28 06:42

    韩子栋,山东阳谷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被捕入狱,在长达14年的监狱生活中,他隐姓埋名,装疯卖傻,受尽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开展了在特殊条件下的对敌斗争。

    韩子栋家世代务农,父兄节衣缩食供他读了几年私塾,后来辍学应征到日本人办的鲁大煤炭公司做工,由于参加罢工斗争,遭敌通缉。他逃到北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担任联络工作。他以“春秋书店”店员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在一次传送情报时被捕,辗转关押于南京、武汉、湖南益阳、贵州息烽等地。

    1946年,韩子栋和罗世文、车耀先等72人一起被转往重庆白公馆看守所。在白公馆,他和许晓轩、谭沈明成为领导狱中斗争的核心,积极研究越狱计划,并提出三点目标:一为保存有生力量,尽可能组织集体越狱;二是各人伺机越狱,逃一个是一个;三是联合全狱,发动争取改善生活的斗争。

    长期以来,狱中的饭菜非常差,大家骨瘦如柴,怨声四起。在众人的强烈抗议下,特务同意将伙食交由韩子栋来办。

    此时的韩子栋,因遭长期关押,神情呆滞,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且老家在山东,在重庆人生地疏,难于逃跑,特务评价他:“225(韩子栋在狱中的代号),你就是把他放走,他还是要回来的。”

    韩子栋因此得到自由活动的机会,可以在特务的带领下到磁器口街上去采购物品。他利用这难得的机会摸清了监狱四周的地形、路径、岗哨等情况。为增强体力,他每日练习跑步,特务们都以为他神经不正常,懒得管他。

    1947年8月18日,看守卢兆春像往常一样带韩子栋去进货,走到磁器口街口唐家院子门前,便碰到了看守所医官王殿。王殿邀约卢兆春打麻将,卢兆春欣然同意,不一会便酣战起来。

    韩子栋一会儿把太阳帽摘下摸摸,一会儿拿起蒲扇扇扇,一会儿靠在躺椅上闭目假寐,苦思脱身之计。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趁特务不注意,韩子栋把帽子往椅子上一放,装着解便之意大大方方踱出门去。一出门,他立刻大步流星,穿街过巷,在江边找到一只小船。一路上历尽艰险,45天后,韩子栋终于到了解放区。

    1948年1月23日,韩子栋向中央递交了入狱及脱险的报告,组织审查后恢复了他的党籍。

    新中国成立后,韩子栋担任贵阳市委书记处书记、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等职务,1992年因患肝癌逝世,享年84岁。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 董志慧供稿)

    编辑:朱丹红     主编:何旭,朱丹红      审核:何旭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