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政治能力的深刻内涵要义?如何提高政治能力?专家说→
2025-10-10 08:5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领导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只有政治上清醒,才能行动上自觉;只有政治上坚定,才能经得起考验。如何把握政治能力的深刻内涵要义?如何提高政治能力?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唐爱军。
不断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记者:对党员干部来说,对党忠诚是永恒课题。新征程上,如何自觉做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旗帜鲜明讲政治?
唐爱军: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格。党内所有的政治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对党是否忠诚。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我们党一路走来,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靠的是无数党员干部忠诚为党护党、全力兴党强党。如果没有对党忠诚作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很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
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对党忠诚,也是有标准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党员干部是不是对党忠诚,在革命年代就要看能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在和平时期也有明确的检验标准。比如,能不能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不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能不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能不能坚持党和人民事业高于一切,自觉执行组织决定,服从组织安排,等等,都是对党忠诚的直接检验。“四个能不能”构成了和平时期判断党员干部能否对党忠诚的直接检验标准。新时代新征程铸牢对党忠诚,最重要的就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坚守“两个维护”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规矩。对党忠诚是具体的、实践的,必须鲜明体现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实效上。
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
记者: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员干部如何不畏浮云遮望眼,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
唐爱军:政治能力是一种“登高望远”的战略谋划能力。提高政治能力,关键是要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
把握方向就是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提高政治能力,就是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等等。把握方向的能力是一种随时对标对表的能力。在谋划战略、制定政策、部署任务、推进工作时,要自觉同党中央对标对表,校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把握大势要求党员干部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向。提高把握大势的能力,必须具备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把党和国家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更好地推动事业发展。要有历史思维能力,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在历史长河中对党和国家事业,乃至具体的工作实践做出基本定位、评判。要有广阔的全球视野,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洞察世界发展的大格局、大趋势,把握我国历史方位。
把握全局要求党员干部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以全面、系统、联系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通盘考虑各种问题,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自觉站在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政治大局上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必须坚决反对本位主义,反对只顾局部利益而损害全局和整体利益的一切思想和行为。
提高辨别大是大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
记者:提高政治能力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党员干部如何在实践中提高辨别大是大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
唐爱军:提高政治能力,需要在政治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辨别大是大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本领。
辨别大是大非要求党员干部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下有一双政治慧眼,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辨别大是大非能力,要善于从政治上发现问题,只有拿起政治的“望远镜”、“显微镜”进行宏观把控、微观观察,才能察觉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等问题。提高辨别大是大非能力,要有效辨别并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和影响。
保持政治定力要求党员干部在重大问题面前不态度暧昧、不被错误言论所影响,不动摇基本政治立场、改变正确政治方向。检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其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坚持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在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时,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意志坚定;在面对各种诱惑、“围猎”时,坚守底线、筑牢防线;在事关政治原则和政治立场问题上,毫不含糊、毫不动摇,旗帜鲜明、坚持不懈地与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驾驭政治局面要求党员干部自觉站在党和国家的政治大局上思考决策、推动工作,善于把控突发事件,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增强责任意识、斗争精神,把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作为干事创业的底线要求,增强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意识和能力。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预防、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善于把控突发事件,将各种政治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防范政治风险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能够把防风险尤其政治风险摆在突出位置,预判政治风险所在、把握政治风险走向,善于整合各方力量,化解政治风险,维护政治安全。在纷繁复杂的大背景下,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政治风险挑战。要增强政治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转化为内在主动
记者:提高政治能力,对党员干部个人修养方面提出了哪些要求?
唐爱军:一方面,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员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理论修养是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要注重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党员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要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善于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趋势性、从偶然问题中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善于驾驭复杂局面、凝聚社会力量、防范政治风险,切实担负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另一方面,要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怀有敬畏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政治能力必须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怀有敬畏之心。严明纪律是我们党攻坚克难、永葆生机的重要法宝,我们党正是在不断加强纪律建设中纯洁组织、发展壮大的。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是党员干部不可逾越的红线、必须坚守的底线。提高政治能力,要求党员干部自觉加强政治历练,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遵守请示报告制度,遵循组织程序,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杨雅玲)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