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纪念活动的由来及启示

学习时报

2024-06-28 08:37

开展七一纪念活动,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1941年,中共中央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7月1日为建党纪念日。从此,中国共产党的七一纪念活动定期举行,见证了党不断走向成熟的峥嵘岁月,也展现出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

七一纪念活动的历史考察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建党纪念活动自然要受到重视。然而,党的纪念日不是7月23日,而是7月1日,其中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更好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领导群众战胜敌人,中共中央决定举办建党纪念活动。由于党中央的机关曾在上海受到严重破坏,以致档案大量遗失,当时无人能够确定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1937年7月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周恩来作了《十六周年的中国共产党》专题报告。1938年5月,毛泽东首次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次月,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宣传部和边区抗敌后援会决定,7月1日举行延安各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7周年纪念大会。

1941年,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整整20周年,而当时又处在抗战中最为困难、艰苦的阶段。为了振奋抗日信心、坚定革命斗志,中共中央决定隆重庆祝党成立20周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起草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的指示》,明确指出:“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党中央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7月1日为建党纪念日,并于此后延续下来。

七一纪念活动的作用与价值

通过七一纪念活动,总结党的历史,追忆奋斗历程,宣传党的光辉形象,对于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的团结具有重要作用。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1942年7月1日,朱德在《解放日报》发表《纪念党的二十一周年》一文中指出,党“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理论”。1943年7月,王稼祥首先使用“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纪念共产党廿二周年与抗战六周年》一文中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1946年7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五周年》,要求将学习毛泽东思想作为“党员第一条义务”。这些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这一传统得到延续。1951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办法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充分利用七一纪念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推进党的各项建设。七一纪念活动是推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的有效途径,使全党在回顾历史过程中铭记初心与使命,不断增强生命力、战斗力和凝聚力。1938年7月,晋察冀边区的《抗敌报》发表《踏着中共的先烈们的血迹前进》一文,追忆李大钊、陈延年、张太雷、罗亦农、蔡和森等烈士,强调他们是全体革命者的永久楷模。新中国成立后,党借助七一纪念活动号召全党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增强自身修养。1951年,《人民日报》刊发《纪念党的三十周年应当学习党的历史》一文,强调:“每一个共产党员以及一切愿意了解共产主义的人们,都必须认真地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更加深刻地学习党的奋斗史,增强为党奋斗、为国奉献的使命担当。

凝聚起各方力量。中国共产党注重通过七一纪念活动,号召群众拥护党的领导,对全党进行广泛政治动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日战争时期,七一纪念活动将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全党全民族抗日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各根据地在七一前后精心组织群众性纪念活动,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使群众自觉行动起来。1939年,在晋察冀边区纪念七一的会场上,出现了参加八路军的热潮,群众高呼“走,当兵去”。1944年6月,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突破国民党封锁赴延安采访。在七一纪念活动中,我们党积极向中外记者宣传敌后战场的辉煌战果以及中共党员抗日救国的光辉事迹,使各国人士正确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解放战争期间,我们党积极利用七一纪念活动开展政治动员,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947年,新华社为纪念建党26周年发表社论,将七一纪念与政治动员结合,极大鼓舞了士气,振奋了人心。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七一纪念活动则成为激发群众建设热情的重要途径。1951年,建党30周年大会动员广大群众继续艰苦奋斗,努力使中国由农业国进入到工业国。从此,七一纪念活动发起政治动员的主要内容是号召党员和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

七一纪念活动的启示

过去的成功经验,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一是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进高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做到全民学习、全民武装、全民信仰、全民实践,真正使真理的光芒转化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二是进一步宣传好党的百年辉煌成就,讲好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建立伟大功业、创造伟大奇迹过程中的历史贡献,引导全体党员进一步坚定信仰理想,不断推动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走深走实。三是充分利用优秀的文艺作品以及党史重要遗址旧址、纪念馆、博物馆等,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庆祝活动,使更多的群众了解党史、接受教育;广泛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不断鼓舞党员干部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进一步对外宣介我们党的光辉历史,进一步引导国外读者、观众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和红色文化。(徐嘉)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商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