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北斗30年、探月20年!太空里有了稳定健康运行的“中国坐标”→
    央视财经
    时间:2024-03-15 11:18

    航天工程是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典型代表,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同时,也在推进新材料、新能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今年,我们的北斗导航系统刚刚迎来30周年,而探月工程也进入第20个年头。这些重大的航天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今年是北斗30年。历经30年科研攻关,几代中国航天人终于完成了“三步走”战略,成功发射55颗北斗导航卫星,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四大供应商之一。

    “天上建好,地上用好”,是北斗系统的目标。如今,太空里有了稳定健康运行的“中国坐标”,北斗系统也像水和电一样,无处不在、触手可及。而且北斗系统已经服务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天上”的北斗,已经成为“身边”的北斗和“世界”的北斗。

    然而,实际上北斗三号在设计之初,就曾面临无法全球布站的巨大挑战。也就是说,当卫星绕到我国监测区域范围之外,就无法实时测控,这样一来,卫星导航服务的精度便会大大降低。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经过十年寒暑,全球首创了相控阵星间链路技术,搭建起一座北斗系统的太空桥梁,相当于用30颗卫星建立了一个卫星群,一星通、星星通。

    导航精度有多准确,取决于星载原子钟,它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心脏”,直接决定着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制的被动型星载氢原子钟,是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三项关键技术之一,1000万年才误差一秒。

    空天信息产业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未来产业。北斗三号作为巨型复杂航天系统,它所牵动的领域超乎想象,也将创造无限可能。

    编辑:李周芳     主编:曾立      审核:陈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