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互联、产业共链、服务同城,广安前锋区跑出同城融圈“加速度”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5-15 17:00

近年来,广安市前锋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坚定实施同城融圈首位战略,持续深化合作方式,从路网贯通到产业协作,从资源互补到民生共享,以开放姿态跑出同城融圈“加速度”。

交通互联加速破题

5月12日,重庆铁路物流中心广安营业室货场,一批从陕西而来的煤炭正通过传送带注入货车。这座占地10万平方米的装卸货场是襄渝线上的重要物流集散地,日均吞吐4000吨物资。据重庆铁路物流中心广安营业部主任周治渝介绍,钢材、集装箱、粮食等货物在这里实现“公转铁”高效转换,年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超千万元。

近年来,前锋区以“一港口三铁路三高速四横五纵”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骨架,充分发挥交通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在西渝高铁前锋段已完成95%工程量;镇广高速公路前锋段不久前迎来白马渠江特大桥的全线贯通;S204线渠华路(黄锋至响水河段)建设工程全面铺开;S507线龙滩(大竹界)至华蓥市老屋嘴改建工程提前竣工。G660线渝广同城大道、S316线前锋区桂兴(邻水界)至代市(广安区界)段改建工程前期工作高效推进,川东渝北综合交通枢纽节点正加速成形。

值得一提的是,与重庆铁路物流中心广安营业室紧邻的前锋商贸物流园区,正借势打造粮油食品、能源储运、建材等产业中心。依托“公铁水”多式联运优势,构建现代供应链服务体系。

产业发展建圈强链

在前锋区的田间地头,青花椒的“绿色革命”如火如荼。该区7171亩椒园预计今年内完成换种,将大幅提升广安青花椒产量和品质,3500名参与农户户均年增收1.2万元,村集体收入同比增长25%。

与此同时,“江津—广安协同创新农业技术”交流活动成功举办,正持续推动花椒产业持续发展。

前锋区科技局与重庆市江津区科技局建立青花椒技术成果转移对接机制,共同开展技术转移机构业务培训、科普活动月、科技下乡、青花椒种植技术培训等,惠及群众1500人次。

工业园区的织机轰鸣声里,藏着前锋融入“双圈”产业链的密码。

2024年,来自川渝两地的三元针织、美星服饰等7个亿元级项目被引进前锋,让透气户外面料、一线成型羊毛衫等“前锋智造”站上国际舞台。随着中国西部(前锋)轻纺服装产业转移发展对接大会的举行,武汉纺织大学产学研基地落地前锋区,俊乔针织新增了东南亚市场的百万级签约。

文旅融合的篇章同样精彩,数据显示,2024年,全区游客人数139.68万人次、旅游收入13.51亿元,其中重庆籍游客到前锋旅游67.09万人次、同比增长6.2%。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前锋区以民生“小切口”书写同城化“大文章”。

前锋与重庆在医保领域展开深度协作,两地职工医保缴费年限互认、药品耗材集采目录统一,11家医疗机构、54家药店接入跨省直接结算网络,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率达94.61%。而“电话办、QQ办”等绿色通道让异地备案“零跑腿”。2024年,前锋参保群众到重庆就医30341人次,重庆参保群众到前锋就医13303人次,减少个人垫付费用593.87万元。

2024年,前锋与重庆互转人事档案86份,养老保险关系电子化转移130人次,效率提升超70%。川渝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实现互认,仅2024年,重庆方面就已协助认证前锋待遇领取者235人。目前,362项高频服务事项已纳入“川渝通办”专窗受理,身份证异地补办、残疾证申领等15类民生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

(汪崛 杜飞江 丁彦博)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陈磊   审核: 王萃 主编:李苒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