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选择长途游?医生提醒:乘飞机和火车警惕“经济舱综合征”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李珩

2025-10-03 13:17

今年“十一”假期有8天,游客出行迎来高峰,许多人选择长途游。10月3日,重医附一院血管外科专家提醒,出游期间要谨防“经济舱综合征”。

重医附一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李追介绍,“经济舱综合征”不是某种“舱位病”,而是长时间坐姿受限,下肢活动减少所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时血栓可脱落引发肺动脉栓塞。

“该病不仅是乘飞机时发生,长时间乘坐汽车、火车也易发生。”李追解释,人体的静脉回流,依赖活动时小腿的肌肉泵对血管的挤压作用,久坐不动会使小腿肌泵停工,血液会在下肢静脉内淤滞;再加上脱水、缺氧、酒精,高脂血症等引起血液高凝状态或血管内皮损伤——即所谓的“维尔啸三联征”相互叠加,便会导致血栓形成。通俗讲就是血流慢了、血更爱凝了、血管内壁受了伤便易形成血栓。

哪些人是“经济舱综合征”高危群体?李追表示,既往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史或家族史,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性疾病,处于肿瘤活动期等。

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左腿最常见,表现为小腿或大腿肿胀、酸痛、活动或挤压小腿肌肉时疼痛明显加重。并发肺栓塞可表现为突发的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咳血甚至晕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在旅途中或返程后数周内,应尽快就医,并告知“近期曾长途旅行”。“不过别过度担心,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的致死性肺栓塞的比例并不高,但需要及时治疗。”李追说。

新闻多一点:如何预防“经济舱综合征”?

• 优先选择过道座,给小腿留空间,不把大件行李塞脚下。

• 每1–2小时起身走动3–5分钟;

• 无法站立时做踝泵、脚尖勾伸等动作;

• 少量多次补水,避免酒精摄入;

• 穿着宽松衣物,避免长时间双腿交叉;

• 选择合适尺码的循序减压弹力袜(小腿型,约20mmHg)降低淤滞;

• 极高危者要在医生指导下短程使用抗凝药物;

• 孕产妇遵医嘱。

李追提醒各位旅途中人,科学预防“经济舱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记住一句顺口溜:“一动腿,二喝水,要给小腿留空位。”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李周芳   审核: 张亦筑 主编:匡丽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