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两江国际医学年会在渝举行
2025-07-05 17:56
7月5日,第二届两江国际医学年会在渝举行。此次大会以“融合创新,数智赋能,携手共促未来医学发展”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分享前沿医学成果,共话医学发展未来。
据介绍,此次大会共设置1个主论坛和9个分论坛,内容涉及传统医学、转化医学、医院管理、儿科罕见病、肿瘤防治等领域。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张维斌表示,两江国际医学年会秉持“开放、创新、融合、共享”的理念,致力于在中国西部搭建一个高水平、国际化、多元化的国际医学交流高地,进一步推动前沿医学成果碰撞交融,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协同发展。
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重庆医科大学校长张泽民“解码”了肿瘤微环境。张泽民称,癌症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但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治愈癌症的探索正在加速,比如免疫治疗的兴起。
“简单来说,免疫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来更有效地杀死癌细胞。但也不是所有癌症患者都能从中受益,目前该治疗手段大约仅对20%-30%的患者有效,这就需要我们从肿瘤微环境中去寻找答案。”张泽民说,肿瘤微环境十分复杂,包含着多种细胞。经过研究,张泽民带领团队发现了很多肿瘤特异细胞类型,即是找到那些在肿瘤中多见、在其他组织中分布较少的细胞,“这些细胞能对肿瘤起到促进或抑制的特殊作用,如果能操纵这些细胞,就能为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夏佳文则带来题为《国家重大创新医疗装备:新一代重离子治疗装置》的专题报告,他介绍,相较于常规的X射线等,重离子的优势在于剂量集中释放,能形成高能量的毫米级治疗束和精确可调的穿透深度。“重离子治疗已经成功应用于50多种不同部位的肿瘤治疗,其中以肺癌和肝癌的应用及疗效最为突出,与传统的放射治疗相比,重离子治疗显著提升了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患者存活率。”夏佳文表示,新一代的重离子治疗装置具有小型化、低成本和占地面积少的显著特点,为广泛推广和应用这一先进技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吴玉章,英国牛津大学肿瘤学教授、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大卫·詹姆斯·克尔(David James Kerr)分别作专题报告。
当天,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老挝、英国相关部门签订《关于卫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重庆市中医院、重大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医疗卫生机构和院校分别与德国、老挝、泰国等国家相关大学和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合作。
此次大会由重庆市医学会主办,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10家医疗卫生机构联合承办。
(受访者供图)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