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委最新通知!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
2025-05-01 08:15
近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的通知》,从建立人工智能产教融合育人新机制、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五大关键要素建设改革、营造人工智能赋能关键办学能力提升氛围等方面,为我市职业院校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着力提升关键办学能力提出方向性、框架性指导和重点工作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一、建立人工智能产教融合育人新机制
各职业院校要积极与Deepseek等人工智能行业企业开展合作,探索共同建立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协同育人和校企人员互派互聘机制,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理念、知识、方法和技术赋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推进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本地化部署,积极整合学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通过联合开发智能化教学助手、AI学伴等探索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共同推动专题大模型开发和垂直应用,实现人工智能驱动的大规模因材施教。
二、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
各职业院校要结合落实2025年修(制)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加快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将人工智能知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培养目标,着力提高学生应用人工智能的思维、能力和素养。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合理布局一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云计算技术应用、嵌入式技术应用、无人机系统工程等相关专业,并将其纳入职业教育贯通人才培养试点项目,加快培养数字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三、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各职业院校要把提升师生人工智能基本素养纳入重要工作规划,加强全局谋划、统筹设计,循序渐进、协同推进各项工作。支持各职业院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或学习模块、“人工智能+”交叉课程,将国产人工智能软件和模型引入专业核心课程,提升职业教育课程的前沿性、交叉性和创新性,加快形成覆盖全面、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鼓励不同层级间职业院校深度合作,实现优质“人工智能+”课程资源共享,联合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争创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市教委将在新一批在线精品课程遴选中支持一批优秀人工智能共享课程。
四、强化人工智能课堂教学
各职业院校要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积极采用智能辅导系统、虚拟仿真实验等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学创新,大力提升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吸引力。支持各职业院校开发与教学相适应的人工智能教学工具,探索智能化、创造性和沉浸式的施教形式,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开发职业院校思政课专用的人工智能教学工具,提升职业院校思政课的互动性和吸引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五、推进人工智能教材建设
各职业院校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进教材,积极推动教材内容与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加快建设一批交互式、多模态、数字化系列教材。支持各职业院校迭代传统教材的编写、呈现和展示形式,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形态数字教材。市教委将在市级规划教材认定和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奖申报推荐中,对人工智能教材予以倾斜支持。
六、提升教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
各职业院校要深入实施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计划,加强对教师人工智能技术相关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提供算力、模型、软件等必要支撑条件,加快打造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并重的高水平人工智能教师团队。支持各职业院校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千双师交流计划”等,建立一批人工智能领域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更好学习掌握人工智能技术。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依托虚拟教研室及基层教学组织,构建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在专业教学能力、教法改革和科技创新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七、建设人工智能实习实训基地
各职业院校要积极争取与人工智能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共建数据标注和数据清洗中心、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让学生直接参与数据收集与处理、语料库建设与治理、算法设计与优化以及模型训练与评估等工作,共同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环节、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进一步拓展实习实训基地功能和作用,将教学科研机构建到基地,校企共同开展行业紧缺高技能人才联合培养、为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等。
八、营造人工智能赋能关键办学能力提升氛围
各职业院校要加快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重庆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推广使用,组织师生充分利用平台资源,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学习交流、课程建设等活动。支持各职业院校结合实际开展“智荟职教”等系列讲坛,特邀市内外人工智能教育专家、行业技术专家开展知识普及讲座,邀请人工智能教学改革成效明显的学校和一线教师分享经验。市教委将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立项一批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专项,适时选树一批“人工智能+”系列课程、典型案例、典型基地、典型创新中心、优秀师生等。
各职业院校要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建立全流程管理机制,落实教育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强化核心和重要数据防篡改、防泄露、防滥用能力,稳妥做好宣传推广;要深刻认识重大意义,充分理解人工智能赋能关键办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推动规范教学管理、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机遇和抓手,积极推进相关工作;要切实加强工作统筹,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前期基础,合理制定实施方案,减少低水平建设和多头投入,不断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坚决杜绝“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