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古道记忆——巴盐古道焕新颜
2024-10-16 09:53
近日,位于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家乡的“巴盐古道”得到了精心修复,这条承载着悠久历史的古道得以“重见天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打卡,并引发了民间对巴盐古道相关民俗文化、档案历史的关注。
修复工程点亮历史之路
“巴盐古道”是石柱境内多条从长江边通往湖北、湖南的古盐道,其中石家乡石龙村梓潼沟的巴盐古道连接着西沱镇、沿溪镇、过赶家桥、鱼池镇等地,直至黄水镇,进而通向鄂西利川、恩施等地。
为留住文化遗产根脉,保护好、传承好这一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自去年起,石柱县政协委员贾双艳联合该片区的崔渝玮、谭洪波、陈翀3名政协委员积极助力巴盐古道修复工作。他们多次召开协商会议集思广益,并翻阅大量书籍,深入挖掘巴盐古道的历史故事,提出了增设文化宣传墙等建议。
今年初,巴盐古道修复工程正式启动。据了解,修复工程包括修复3.2公里巴盐古道、整治2.1公里巴盐古道河岸线,并增设巴盐古道沿线文化宣传墙6面、旅游导视系统1套、亲水平台2处。
如今,修复完成的巴盐古道路段,青石板路面平整光洁,沿着山势蜿蜒曲折,仿佛一条玉带镶嵌在群山之间。承载了悠久历史的古道之路就此被点亮,跃入众人视野。
背盐文化孕育盐运民俗
在巴盐古道上,有这样一群负重前行的人,他们被称作“背二哥”,承担着运盐的责任。2011年,石柱巴盐古道“盐运民俗”入选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在古代,忠县的泔井和涂井两大盐泉,是巴人最重要的“锅巴盐”生产地。随着盐业的不断发展,巴盐外销量日益增大,古代三峡航道险滩较多,而盐巴浸水即化。为减少损失,巴人遂从旱路运盐,在崇山峻岭之中依崖凿道、伐木开路、遇水搭桥、以石垒梯,开辟出了多条以盐运为主的陆路贸易通道。
当地居民表示,西沱周边盐场密布,除了一江之隔的泔井和涂井两大盐场,还与巫溪大宁盐场、云阳云安盐场、彭水郁山盐场都相距不远;而且这里离方斗山最低点楠木垭最近,取道黄水坝进入湘鄂地区路程最短,占据了地利之便。西沱便成了当时“巴盐销楚”最著名的起点之一。
当地的“锅巴盐”炼成后,包装成百十斤的盐包,用木船运到长江对岸的西沱,再用人力背运至湖北鄂西的武陵山区。
从西沱出发,巴盐古道经朱家槽、楠木垭、王家坝、石家坝、黄水坝、万胜坝、菜坪坝,翻越川鄂屏障七曜山的石门坎进入湖北利川后,经咸丰、来凤、湖南龙山、里耶古镇、花垣、吉首、凤凰古镇而衔接云南茶马古道。
“背二哥”运出去的是食盐,背回来的是桐油、药材、茶叶、烟叶、兽皮、灯草等货物,促进了西沱水陆贸易的发展,西沱也随之成为长江边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巴盐古道是连接人民和外界的“生命线”,盐运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背盐文化,因此,作为非遗项目的盐运民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值得我们保护和传承。
“楠木垭路碑”留存珍贵档案
楠木垭是石柱方斗山脉中段一道著名的山隘垭口,因过去遍生楠木而得名。据清同治《万县志》卷17记载:楠木垭“两峰对峙,隘口八九丈,山陡径窄。”楠木垭平均海拔1150米,垭口走廊呈东西走向,长1.5公里,宽30米—300米不等,古盐道穿过垭口走廊蜿蜒东去。楠木垭南北两侧山峰海拔都在1400米以上,高耸入云。巨大的地势落差,狭长的走廊通道,险要的地理位置,使楠木垭成为巴人开辟的古盐道咽喉所在,也是与川北剑门关齐名的古代川东“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重要地标之一。
清咸丰十年(1860年)四月,盐道朱家槽至楠木垭路段迎来历史上第三次大修缮。为筹措修路,居住在楠木垭一带的先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最终募捐七十串文,在楠木垭东面娇山坡(今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家乡焦山坡)开辟采石场。每逢西沱赶场日,所有行路人都会顺道背去一块青石板交到楠木垭西侧修路工地上。历时三个月,经过截弯取直和青石铺设,朱家槽团堡至方斗山楠木垭口最陡路段共完成青石板铺设3860块,于当年7月中旬全面竣工。为纪念修路义善之举,人们在楠木垭盐道山庙处立功德碑为证。
楠木垭修路功德碑距今已有164年历史,系当地龙骨石材质,高宽约1.5米见方,碑面打磨平整光滑,有两道山石自然裂痕,碑面外围条石修葺嵌边,上侧瓦楞檐口吊边。碑文繁体字錾凿阴刻,字痕清晰可辨。楠木垭修路功德碑成为记录巴盐古道朱家槽至楠木垭路段修缮历史的最珍贵档案,也是研究巴盐古道石柱路段的重要文物,该文物价值亟待保护和重视。
在岁月的长河中,巴盐古道见证了无数的传奇与故事。它曾是巴盐销楚的重要通道,承载着盐运的重任,也连接着不同地域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探寻巴盐古道的神秘与魅力,并发掘档案和历史的新内容,是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
综合自:重庆政协、重庆考古、上游新闻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