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高新区:向新而行,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09-20 13:58

在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座年轻的开发区——恩施高新区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尽管成立才6年,已培育出高新技术企业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95家,成为州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增长极。

▲俯瞰恩施高新区 杜磊 摄

好山水滋养绿色生产力

作为“世界硒都”“华中药库”和“鄂西林海”,恩施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全州含硒土地面积占比高达96.41%,富硒土地面积更是达到59.53%,药类资源种类丰富,占全省的76%、全国的约18%。

有资源不代表简单地靠山吃山,用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恩施高新区已建成省级以上科创平台195个,其中国家级科创平台18个。依托这些平台,恩施高新区深入挖掘特色资源价值,催生出一系列创新成果。硒庄王食品公司成功攻克硒蛋白提取技术,推出首款“天然有机硒蓝帽子”产品;源惠科技则在黄精研发上取得突破,通过5年孵化,获得14项发明专利,将黄精这一传统中药材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国家富硒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目前,恩施在硒产业上拥有多个第一:拥有国家级硒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4项。恩施高新区获批省级承接现代中药产业转移示范区,一大批生物医药企业落户园区,现代中药材产业形成了聚集发展态势。

汇聚“候鸟人才”,创新驱动发展

恩施的好山水,吸引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人才的目光。信濠光电、立讯精密、宝明科技等上市公司相继落户,带动光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近80家配套企业集聚。其中,信濠光电(恩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西部地区智能化程度最高、产能最大的智能手机屏幕玻璃盖板生产基地,其生产的手机3D曲面玻璃盖板被用于知名品牌手机上。

▲信濠光电自动化生产车间 鲁腾 摄

这些企业的成功入驻,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智力支持。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徐平,就是一名“候鸟型人才”,利用探亲、假期时间,为恩施高新区产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恩施高新区还通过“院士专家企业行”“科技副总”“科技特派”等举措,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园区建设。湖北民族大学教授黄勇作为科技副总入驻达翔公司,带领团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全链条孵化体系的建立,更为初创企业提供了从创业培训到政策申报的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成功孵化超过200家创新型企业和实体。

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新路径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恩施高新区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拒绝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即使面对年产值可达百亿的再生金属加工项目,也因其能耗高、不符合产业规划而果断拒绝。

对于传统产业,恩施高新区则通过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推动其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长源轴承等传统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化工企业则实施“关改搬转”,有效降低了能耗和排放。

▲恩施高新区188亩厂房航拍

如今,恩施高新区已建成花园式、公园式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子园区绿地面积占比均超过15%,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在湖北省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监测统计中,恩施高新区排名第二。

恩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向应才表示,将向新出发、向质而行、向实发力,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目标,着力打造生态环保、集约节约、功能完善的示范园区。精心培育企业,力争未来5年内规上企业总数突破800家,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除署名外,文图由恩施高新区提供)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冯超   主编:胡东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