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融合,重庆科学城明远未来小学校走好“五学课堂”创新实践之路
2025-04-09 10:05
教育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如何抓住教育数字化的“变局”和“新机”,擘画教育数字化转型新图景?
重庆科学城明远未来小学校将数字技术融入“五学”课堂改革,推动“S2C”数字教育变革走深走实,以数智融合推进教育变革和创新,把每一堂课都打造成老师善教、学生乐学的“智慧优课”,让师生们在技术赋能中焕发成长光彩。
以“数”为径
助力教师“高效、精准”地教
在《巧编中国结》劳动课堂中,数字技术深度赋能传统手工艺教学,构建起立体化的智慧学习场景。
课前,教师通过“指尖上的中国结”微课视频点燃学生创作热情,动态呈现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内涵;课中依托“编织小达人”系列交互课件,学生可随时暂停、回看技法要点,实现分步骤精准跟练;在作品展评环节,希沃“云端作品展”支持全员作品同屏对比,学生可开展多维度的互评投票,系统自动生成带弹幕特效的星级榜单,让传统手工艺教学焕发现代技术活力……
▲《巧编中国结》劳动课堂
高效精准的数字化教学背后离不开一支强大的“数字之师”。
近年来,学校通过构建“数据驱动+智能协同”的教研生态体系,打造“全员过关-骨干引领-先锋突破”的数字化教师梯队,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
一方面,依托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与高新区智慧教育云平台,建立动态化教学诊断机制。通过实时采集课堂数据,教研组能快速定位教学共性问题,开展“问题锁定-专题研修-效果追踪”的闭环教研活动。
另一方面,创新搭建“双平台融合备课”体系。校级云端资源库分类整合希沃白板通用课件与校本特色素材,教师可便捷调用国家平台基础资源与本校原创资源。
▲明远未来教育研究院智库专家华应龙到校示范教学并指导教研
在持续的实践探索中,学校初步形成“数据驱动教研-阶梯培养师资-智能支撑教学”的良性生态。
数智赋能
让学生“自主、个性”地学
如何破解“一刀切”的弊端,打造“千人千面”人才培养新路径?
学校通过构建“数据画像+智能反馈”的学习支持系统,打造“自适应学习路径-深度互动空间-精准成长档案”的数字化学习生态,实现从标准化教育向个性化学习的转型突破。
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构建智能学习中枢,积极铺设个性化学习路径,开发“三段式”数字学习系统:课前推送AI预习微课,智能诊断知识盲区;课中基于智能反馈系统,生成学生学习数据,实时记录学习行为及应答情况;课后通过“精准教学云平台”推送分层作业包,配套错题自动归集与同类题强化训练,真正做到“量体裁衣”。
▲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开展实验研究
同时,创新“沉浸式+交互式”学习工具,激活深度学习体验。学校以“领航科技室”为核心阵地,构建多维智慧学习空间,打造深度探究生态;在沉浸式录播室,学生可创作科普微视频,开展跨班级成果展演。
▲学生在领航科技室进行科学实验
数字赋能学与教,探索学校“智”变新路径。如今,学校通过数智技术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构建起“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新型教育生态,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
数智潮头立,扬帆破浪行。重庆科学城明远未来小学校获2022年“智慧校园”创新案例征集活动“典型创新案例”奖,被评为2023年市绿色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学生在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市赛、第24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重庆市选拔活动、第七届重庆市科学素养大赛等相关赛事中绽放异彩,获奖100余次;学校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学科部级精品优课累计4节,语、数、英、音、美、科、劳等学科在区级赛课中实现一等奖全覆盖,以100%的夺魁率展现教学实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文秀月 杨静)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