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会客厅|重庆市铜梁区巴川初级中学校长罗国强:强师资、创特色、优教育,走好创新发展之路
2024-10-16 14:06
能师辈出、桃李满园、生机无限……一座欣欣向荣的美丽校园屹立在龙乡铜梁。
从1957年创办至今,重庆市铜梁区巴川初级中学(以下简称“铜梁巴中”)在新时代浪潮中奋楫扬帆、勇立潮头,走出一条独具铜梁巴中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今天,我们一起对话铜梁巴中校长、铜梁区骨干校长、新时代好校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罗国强,揭秘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办学“密码”。
▲铜梁巴中校长罗国强
问: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学校如何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成长,为学校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罗国强:教育家精神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成长的灯塔,也是引领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
近年来,学校将教育家精神贯穿到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等方面,通过实施领雁工程引航、青蓝工程强基、名师工程筑梦、信息工程提质、强师工程上档“五大工程”,构建“三级七段”教师成长专业体系,助力教师达到教学理论上水平、教学能力上层次、教学艺术上品位、教学实绩上台阶的“四上”目标,强化基本功、教学能力、教育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和学习能力六项专业能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如今,学校教师队伍呈现出蓬勃之势,教师获市区级奖项1000余人次,100余名教师获评市、区级学科名师、骨干教师。
问:新时代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铜梁巴中如何顺势而为,以实干实效答好时代答卷?
罗国强:培育时代新人,学校使命在心、重任在肩,抓牢“上下”两个关键点。
我们“向下扎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住文化根脉,坚持“极致细节 追求卓越”校训,打造“和而不同 张弛有度”校风,坚守“中国情怀 世界眼光”文化底色,以优秀校园文化涵养时代新人。
我们“向上生长”,走好学校创新变革之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通过学校主阵地、社会大课堂,课内课后双向发力,校内校外同频共振,打通科学育人全链条。
学校实施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行动,厚植师生科学素养“新理念”,立体构建人工智能“新基建”,开发人工智能“新课程”体系,通过实施人工智能教育“新融合”,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新品牌”,塑造五位一体的人工智能教育“五新”体系,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
不懈探索让学校科学教育跟上了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成功申报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问:学校如何破除“千校一面”,找准赛道、办出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罗国强:有个性才有特色,有特色才有活力。我们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设立了习惯养成教育、个性扬长教育等主题课程,采用“循环滚动,螺旋上升”的方式开展。例如,学校打造了“十亩之间”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设置班级耕耘地,实施自主研发的二十四节气农耕课程。
学校还定期开展艺术节、运动会、科技节等活动,开展编程与算法、数据分析与应用、戏曲、乒乓球、声乐、田径等课程,促进学生全面而多样的个性发展。
多年深耕,学校收获了累累硕果,先后获评“全国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全国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活动示范学校”“全国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首批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重庆市艺术特色学校”。
(谭茭 张玉芳)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