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地震频发,是进入活跃期了吗?重庆有影响吗?官方回应来了!
2025-04-01 13:38
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这场地震发生在缅甸弧地区,是喜马拉雅造山带上地震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也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一次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中距离我国云南瑞丽约294公里,距离重庆约1360公里。消息一出,不少市民第一时间关注:这么大的地震,重庆有没有影响?
重庆地震台副台长、高级工程师黄世源表示:“本次地震发生后,重庆全市没有明显震感,地球物理观测资料也未发现异常,地震对我市地震活动格局暂未造成影响,整体形势平稳。”
事实上,近期,四川、云南、西藏、宁夏等地,包括重庆市的石柱县,发生了多次地震。专家表示,主要是因为中国地处全球两大主要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处,西南地区地壳活动频繁,导致地震多发。需要注意的是,地震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和复杂性,短期内的地震频发并不一定意味着进入了地震活跃期。
很多市民关心,重庆作为山地城市,高楼密集,如果真的有地震,城市安全靠得住吗?
实际上,重庆市的抗震设防是有“标准线”的。根据国家《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除荣昌、黔江部分乡镇设防烈度为7度外,重庆其他地区均按6度设防,这也是国家的基本抗震设防标准。简单来说,建筑只要按照国家规定施工,面对一般地震是可以“稳得住”的。6度设防意味着,房屋在遇到强震时能够达到“大震不倒”的标准,市民无需过度担忧。
尽管此次地震距离重庆较远,但这场地震也是对我市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的一次“实时检验”。
近年来,重庆不断完善地震预警体系,推动川渝一体化监测预警网络建设。目前,川渝及周边共接入2798个地震监测站点,其中重庆410个,已实现区域地震监测“一张网”,能够第一时间捕捉震情变化。自2024年4月起,重庆正式上线地震预警服务,预警终端陆续接入广电、电信、移动等平台,电视预警功能已覆盖400万用户,并同步拓展手机App、大喇叭等多种渠道,为公众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地震预警服务。
在震情频发的背景下,市民的防震避险意识同样重要。市地震局提醒,一旦发生地震,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如果身处室内,应迅速寻找坚固家具、墙角或卫生间等形成“生命三角”的空间避险,保护头部,切勿乘坐电梯。如果在室外,应避开高楼、广告牌、电线杆等高空坠物风险区域,前往空旷地带躲避。通过掌握基本避震常识,加上完善的预警系统,才能在真正的风险来临时从容应对。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蔡强 廖梦然 编辑 陈亚)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