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以技能交流之赛 赴人才开放之约

华龙网

2024-06-27 08:13

▲6月24日晚,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开幕式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多国“主播”把苹果卖到“世界各地”、在虚拟空间“搭建”建筑、选手现场“掌控”光与电……6月25日晚,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在重庆市国际博览中心闭幕。经过两天激烈的技能比拼,大赛共产生金、银、铜牌各18枚,优胜奖41个。36个国家(地区)参赛代表队获得各类奖项,充分展现了各国(地区)技能人才培养的先进水平。

时隔五年,重庆再次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指导和支持下,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190名参赛选手齐聚山城,同台竞技、交流技术。

匠心越山海,技能创未来。在为期三天的比赛中,参赛选手使出浑身解数,通过数字建造、物流与货运代理、电子技术等18个项目,比能力、赛技巧,展示“十八般武艺”,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场技能的顶级盛宴,让大赛成为一场有看点、有体验、有互动的技能“嘉年华”。

而这场国际性赛事为参赛选手带来了哪些机遇、如何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又将为重庆带来什么?

▲光电技术项目比赛现场。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01

展示技能、交流经验的绝佳“窗口”

对参赛选手来说,技能大赛是实战擂台,也是交流平台。

“这条灯带像一条龙,这个设计太精妙了!”在光电技术项目比赛现场,一位前来参观的嘉宾惊叹道。

该项目为大赛新增项目,竞赛内容包含“LED灯具的参数测量”“LED灯带装饰工程实施”“LED显示屏系统的安装与测试”三个模块。在LED灯带装饰工程实施比赛环节,选手们要完成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LOGO式样灯带的安装、编程、调试。

比赛中,8位选手分别拿到一卷灯带,根据设计图样,他们把灯带精确裁剪成小段,并使用极细的漆包线进行连接和焊接。经过精心焊接的灯带被安装在特制的控制板上后,选手们还需要对控制器进行编程,实现通过手势控制灯带动态效果的变换。

▲参赛选手正在进行电气装置项目比赛。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技能竞赛,尽显工匠风采。在比赛现场,记者看到,每个焊点的大小仅约一毫米,整个灯串需完成近100个焊点,且每个焊点都不能出错。因此,这场比赛不仅考验选手们的焊接技能,更考验他们的耐心和细心,是一场真正展示选手工匠风采的比赛。

比赛中,选手们化身设计师、工程师、维修师,需要在短时间内解决企业生产常见问题。在电气装置项目比赛现场,选手需要在11个半小时内完成电气材料的加工与安装、线路设计与敷设、终端连接与故障诊断、功能编程与调试,最终实现在一个智能终端控制下,完成灯的调光、温度的控制以及百叶窗角度自动调整等。

赛制做出这样的安排,源于对技术人才的更高要求。数字建造项目技术副裁判长、第46届、47届世界技能大赛数字建造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教练李晓倩表示,此次大赛会重点考察参赛者的综合能力以及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也关注参赛者在实际项目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大赛更增进了国内外选手间的技术交流,势必有助于更多的年轻人提升技能,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02

促进共建“一带一路”的赛事“平台”

回望千年丝路,生产和技能的交流一直持续不断。在新时代,这条古老的贸易通道也成为技能交流合作的“新走廊”,助推沿线各国经济社会发展。

在本次大赛的物联网安装调试项目中,来自中国、俄罗斯、尼泊尔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14名选手齐聚一堂,展示专业技能。

“这次比赛让我深入接触并学习到众多前沿技术,还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来自马来西亚的大四学生林智敏说,中国在物联网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为全球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借鉴。

▲物流与货运代理项目比赛现场。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在中国,林智敏亲身领略了智能路灯、智能家居等物联网技术的前沿应用,让她更进一步感受到了物联网技术的无限魅力与广阔前景。“我期待回到马来西亚后,能够将在比赛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当地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

参与本次大赛物流与货运代理项目的新加坡参赛选手黄威读于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平时也做物流方面的实习工作。“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也愿意参与中新之间的物流合作。”黄威表示,下一步,他还准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进一步磨砺自己的技能水平。

在本届大赛前夕,主办方还开展了多场“一带一路”国际技能交流活动,组建技术专家团队,走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园区、企业、院校,开展技能培训、拓展项目合作,助力当地提升技能发展水平。

5月20日至21日,“一带一路”国际技能交流活动在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举行。中国技能专家团通过面对面交流,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泰国选手和专家提供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电气装置、轨道信号控制技术等项目的技能培训。

6月20日,“一带一路”国际技能交流活动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来自中国的技能专家团队与俄罗斯同行一道切磋技术、交流经验。活动聚焦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电气装置、汽车技术、美发、美容等项目,中俄技能团队增进了对双方文化与技术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技能合作奠定了基础。

本届大赛还集成了“赛会展演”多元办赛模式,期间将搭建主题展馆,配套开展国际对话、技能展演、技艺体验、技术展览等系列活动,以赛事促进交流、推动合作。

以赛为媒,让共建“一带一路”越走越宽广。“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为优秀技能人才搭建沟通交流的广阔平台,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进来,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职业技能能力较弱的国家在这场国际比赛中密切合作、共同成长,让“一带一路”发展成为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强劲动能。

03

为重庆发展注入强劲人才的“动能”

时间回到2019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在渝举办,44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选手相聚巴渝,共话技能合作、共享发展成果,技能之光闪耀整个赛场。

五年后,重庆再次承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吸引了61个国家和地区590人组建代表队参赛和观摩。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50个、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国家(地区)36个,有关国家和地区还派出技术观察员31名深度观摩,见证大赛盛况。

“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的举办为重庆的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对外开放等带来了影响巨大。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吸引了61个国家和地区590人组建代表队参赛和观摩。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电气装置竞赛项目专家组成员、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教授谭世海认为,技能大赛让他们有机会与国际上其他国家优秀的人才进行交流合作,提高电气装置项目技术技能水平,同时更好地推动中国职教专业技术标准和资源“走出去”。

去年,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理工学院合作,在坦桑尼亚成立了“中坦电力丝路学院”。中坦两国企业、职教学校借助该平台,共同实施学历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师生互访交流等国际合作项目,为坦桑尼亚和在坦中资企业培养高素质电力类技术技能人才。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举办大赛,重庆还为尚未加入世界技能组织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了参与国际技能领域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以“技能”为纽带,进一步扩大了“一带一路”技能“朋友圈”,为重庆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作为制造业重镇,近年来,重庆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一在家门口举办的国际技能赛事,将对重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产生广泛而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能够助力重庆提升影响力和吸引力,还将促进重庆的职业教育发展,助力打造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为重庆改革发展打造“助推器”。

如今,重庆这座开放之城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期待这场国际技能“嘉年华”奏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劲旋律,助力重庆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走深走实。

编辑: 田韵沁   审核: 李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