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这,就是重庆未来乡村的模样!
    重庆发布
    时间:2024-04-10 16:41

    到2027年

    巴渝和美乡村“达标村”创建率达到100%

    打造100个示范镇

    1000个示范村

    10000个示范院落

    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

    乡村治理水平

    显著提升

    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西部前列

    ……

    ▲江津乡村风光。图:江津发布

    今(10)日,《中共重庆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公布。

    《实施意见》提出

    2024年的主要目标——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3012万亩、216亿斤以上。

    ●耕地保有量保持在2665万亩以上,统筹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0万亩。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提升,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左右,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工业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8%,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达到45%。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以上。

    ●巴渝和美乡村“达标村”创建率达到30%以上。

    到2027年——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总体稳定,巴渝和美乡村“达标村”创建率达到100%。

    ●打造100个示范镇、1000个示范村、10000个示范院落,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西部前列。

    2024—2027年集中力量抓好办成10件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实现农村黑臭水体“一清零”,农村住房条件、农民出行条件、乡村医疗卫生条件“三改善”,农民素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水平、农村物流水平、农村老人照护服务水平、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水平、乡风文明水平“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方面,确保2024年生猪出栏量、蔬菜和水产品产量分别稳定在1800万头、2000万吨、58万吨以上。培育壮大荣昌猪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牛羊禽等特色畜牧业,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方面,持续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帮扶支持力度,倾斜支持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和原18个市级深度贫困乡镇发展。持续开展医疗、教育、农业科技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向脱贫地区倾斜。

    ▲梁平乡村风光。图:梁平区融媒体中心

    深入实施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建设。每年统筹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0万亩。鼓励国有企业、龙头企业等通过“施工+运营”等方式参与项目实施。丰富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入股合作、边建边补等方式,引导直接受益的村集体和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项目验收标准,确保建一块、成一块。

    深入实施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特色产业,聚力发展粮油、生态畜牧、火锅食材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壮大预制菜、柑橘、中药材、榨菜、茶叶、重庆小面六个特色产业,支持区县培育壮大“一主两辅”农业产业,打造10条100亿元以上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同时,提速提质发展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深度开发休闲食品、健康食品、功能食品,力争每个重点产业培育2—3个“爆品”。持续打造“巴味渝珍”“三峡柑橘”等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单品类品牌知名度。

    深入实施千个巴渝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实施意见》明确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县创建和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全市农村常住人口在200户或500人以上的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补短板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全市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县创建成功率达到100%,实现“全面清零、全域创建、长制久清”。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方面,推动乡村学校常态化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每个区县打造1—2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因地制宜推进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在培育文明善治乡风方面,巩固深化“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成果,完善“141”基层智治体系。

    深入实施千万农民增收致富促进行动,深入打造“渝创兴农”等返乡创业服务品牌,打造一批为农富农创业基地和“巴渝工匠”乡村驿站。推行“经营主体+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房屋联营、产品代销、生产托管等方式带动小农户发展。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方式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开展党员带头致富、带领创富行动,带领低收入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等增收项目,推动低收入家庭充分就业。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农村改革驱动,推动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畜牧科技城、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中心、山地农业科技创新基地、重庆(潼南)农科城等平台建设。同时,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支持乡村本土人才、返乡农民工等创办家庭农场。持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化示范社创建。实施“头羊计划”,支持农业企业升规上市、做大做强,2024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实施意见》还强化乡村数字赋能,2024年将新建市级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20个,力争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10%左右。

    ▲秀山乡村风光。市农业农村委供图

    此外,《实施意见》提出加强乡村振兴政策保障,落实《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安排至少5%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好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色产业发展等用地需求,持续为原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分别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专项计划指标600亩。

    《实施意见》还明确了优化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巴渝和美乡村建设“五个一”工作机制,市级层面每5年出台1个实施意见,每年制定1个工作要点、明确重点任务,每年召开1次全市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每年创建一批巴渝和美乡村示范镇、村、院落,每年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同时优化专班推动、赛马比拼等工作机制,完善乡村振兴考核评价机制,整合优化涉农督查检查考核,突出实绩实效,减轻基层迎检负担。强化考核结果在表彰奖励、资金分配、项目安排、干部使用等方面的运用,总结提炼推广农业农村现代化“百佳实践”案例。

    新闻多一点>>>

    《实施意见》全文

    编辑:朱丹红     审核: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