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赴哈根省开展义诊活动。(本组图片均由市卫生健康委提供)
▲第7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员克服当地简陋的工作条件,在手电筒照明下开展脑外科手术。
“我代表巴新政府向22年来辛勤付出的中国医疗队员表示感谢!”前不久,第13批援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医疗队(以下简称援巴新医疗队)药械捐赠仪式在巴新莫尔斯比港总医院(以下简称莫港总医院)举行。仪式上,巴新卫生部部长Lino Tom对中国医疗队员动情地说:“你们为改善巴新医疗条件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番话令在场的队员们充满自豪。
2002年10月,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重庆向巴布亚新几内亚派遣中国援外医疗队。
22年,13批医疗队、129人,救治16.4万人,开展神经外科、颌面外科、血管介入等近20个专科领域适宜新技术近300项……这一串数字,是援巴新医疗队在异国书写的大爱与担当。
22年里,一批批医疗队员远离祖国和亲人,在异国他乡克服种种困难,用精湛的医术和感人大爱拯救了当地无数生命,展示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加深了中国人民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友谊。
初到巴新,迎接他们的不仅是恶劣的环境,还有怀疑的眼光
时间回到2002年10月25日,当第一批援巴新医疗队队员、妇产科医生周勤走进莫港总医院妇产科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傻眼了:产房是一个大通间,20多张产床仅用布帘隔开。巴新鼓励生育,分娩率非常高,即使医生连轴转,仍满足不了需求,有的产妇坐着就将小孩生下来,有的甚至走在路上就生下小孩。
医院诊疗设备老旧且维护不善,停电、停水是常有的事;院区卫生条件极差,几十个病人挤在一间大病房内;医疗器械及药品供应不稳定,手术临时被取消时有发生……
现实的艰苦、恶劣的环境让队员们惊讶。“既然来了,那就安心工作。”时年35岁的周勤告诉自己。
但迎接他们的不仅仅是艰苦的环境,还有怀疑的眼光。
周勤看起来很年轻,又瘦瘦弱弱的样子,当地妇产科主任并不看好她,甚至质疑她的医术。
没多久,周勤接到一个子宫脱垂的手术。凭借出色的技术,她在一个小时内顺利完成,且手术路径清晰,出血量仅20毫升,让科室主任刮目相看。
随着完成的手术增多,科室主任也放下之前的“傲慢”态度,让周勤挑起了整个科室的大梁。“当他们都亲切地叫我‘Dr.Qin’时,自豪感油然而生!”周勤说。
“我们毕竟是外来者,不被信任也是人之常情。”第8批援巴新医疗队队员黄警锐刚抵达莫港总医院时,他的任务是熟悉手术室环境,观摩手术。
一次手术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大出血,血压迅速下降到60/30mmHg,随时可能心跳停止。医生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束手无策,寻求在一旁观摩的黄警锐帮助。黄警锐迅速准备后紧急上台,依靠丰富的手术经验,发现了病人的颅内出血点并予以妥善止血,最后成功完成了手术。
“你拿再多的学历证明,说得再多,当地医生都只会微笑倾听,但一次次手术后,他们看到了中国医生的真本事,对我们的态度明显不一样了。”黄警锐说,在随后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当地医务工作者会主动来找他和医疗队员咨询、求助,只要是神经外科的病人手术,莫港总医院医生都会请黄警锐参与协助。
手术中发生意外,一滴HIV携带者的血溅进眼睛,差点感染
“巴新条件那么艰苦,你去过一次就行了,怎么还要去?”“在国内也是看病,为什么非要跑去巴新?”……2013年,当周勤再次报名援外医疗队时引起不小的争议。周勤说,巴新女性病例多,病情也不同,所以她把援外看成一次难得的挑战。
事实上,援巴新医疗队面对的挑战很多,其中,传染病首当其冲。
“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碰见HIV(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前来问诊,作为医生,我们必须一视同仁地去帮助她们。”周勤回忆,2013年11月6日,手术时一滴HIV携带者的血液溅进她的眼睛,这意味着感染HIV几率为3‰。
在综合各方专家建议后,她开始接受阻断治疗。但阻断药物有严重的副作用,没吃几天,周勤就出现了精神恍惚、手指麻木、肌肉酸痛抽搐等症状,但她依然坚持在临床一线,一丝不苟地接诊病患。
幸运的是,一个月后,HIV检测显示,周勤并未感染。“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不管在哪都要救人,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条条生命。”周勤说。
除了艾滋病,巴新还是结核病、疟疾、登革热、伤寒等疫病的流行区。由于医疗队会在驻地诊治患者,各种病患登门,潜伏着致命危险。
2016年5月6日,第7批援巴新医疗队副队长、骨科专家何盛江因感染登革热倒下了;同一日,肿瘤内科医生邓红彬中招;到晚上8时,队长张劲松也感染了;5月9日,泌尿外科医生潘永军发病……
10人的医疗队,因登革热先后病倒7人。怎么办?没感染的医生继续坚守,其他医生则在初步恢复后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
“既然来了,那就是接受了国家交给的硬任务,必须完成!”他们带着这样的信念,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直到顺利完成援外任务。
巴新治安状况堪忧,面包车玻璃窗罩上铁网,给每名医生配备了防弹背心
除了传染病,巴新的社会治安状况也令人担忧。
每个工作日早上7时45分,一辆玻璃窗罩着铁网的面包车会从莫港总医院出发,到驻地接医疗队员上班;下午4时,面包车又将医疗队员送回驻地。
面包车的玻璃窗罩着铁网,这种特别的设计是为了防止街头抢劫。2014年6月,多名歹徒曾持枪堵在中国医疗队驻地的大门口,抢夺医疗队的车辆。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为医疗队增聘当地武装保安,并给每名医生配备了防弹背心。
“我离枪声最近的时候,感觉只隔着一堵墙。”队员唐万丽说,为安全起见,即使休息时间,队员们也只能待在装有铁丝网和配备保安的驻地。驻地就是10名援巴新中国队员唯一的活动场所,一个60×15米的空院子就是大家的运动场。
为了解压,黄警锐把驻地楼内的一小片空地变成了健身房,没事儿就举个重,和同事比赛一下平板支撑。唐万丽则在小院的一角开出了一溜小小的菜地,种上辣椒、西红柿、空心菜等农作物。
开展手术超1万台,带去近20个专科领域适宜新技术近300项
“我建议马上手术!”
“可我们从来没给这么小的婴儿做过手术,更别说是脑部手术了。”
“继续拖下去,若破溃造成颅内感染,孩子就会死,我们绝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生命!”
2017年7月5日,莫港总医院新生儿病房,黄警锐与当地医生争论起来。
争论的起因是一名出生仅两周的女婴,头部长了巨大囊肿,有20×20厘米大小,并溢出大量脑脊液,情况十分危急。当地医生为了防止脑脊液外漏,用保鲜膜包住了囊肿。
面对这么一条小生命,黄警锐不忍放弃。巴新医生再三考虑后,同意了黄警锐的意见。黄警锐和唐万丽立即会同当地手术团队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讨论,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第二天,手术顺利进行,仅用时一个多小时。
还来不及高兴,术后恢复过程中,因为天气炎热和营养缺乏等原因,女婴的手术伤口出现了破溃。当地的医疗条件非常有限,像双氧水这样的国内常规用药,在莫港总医院竟然不能保证提供。
黄警锐便自己到莫港的各个药店去买双氧水,并坚持每天给女婴换药。出院那天,孩子母亲请黄警锐给女儿取一个中国名字,黄警锐为这个女婴取名“MULAN(木兰)”:“希望她像中国古代的女英雄花木兰一样勇敢坚强,健康成长!”
经过这件事,当地医护人员不禁向黄警锐竖起大拇指:“China,so great(中国真棒)!”
除了在医院接诊,医疗队还在中国驻巴新大使馆的帮助下,到当地偏远地区开展义诊,从西高地省的哈根到马当省的巴萨穆克,几根凳子、几张桌子,屏风一围就是一个诊室。
第9批援巴新医疗队队长何卫阳感慨地说:“我们开展面对面义诊,免费发放药品。那里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看过医生,甚至有人从100公里外的部落赶来看病。”
22年来,医疗队累计诊治巴新患者16.4万人,用行动谱写大爱之歌,也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人”。
事实上,医疗队凭借精湛的医术创下了多个“第一”——第一例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第一例神经内镜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清除+颅内异物取出术、第一例血液透析患者……医疗队在当地已开展手术超1万台,带去神经外科、颌面外科、血管介入等近20个专科领域适宜新技术近300项。中国巴新友好微创外科中心也在莫港总医院挂牌运行,有效改善了受援医院的医疗环境,提高了当地临床诊疗水平,为当地医疗事业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授人以渔,带教培训当地医务人员9332人次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这是医疗队秉承的理念。22年里,他们悉心传授诊疗知识和经验,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第12批援巴新医疗队医生鲜鹏记得,当他让当地医生Munguas主刀一台腹腔镜手术时,这位40多岁的男医生高兴得像个得了奖的七八岁孩子。“真的吗?我真的可以做吗?我感觉还不够熟练,算了,我还是协助你吧。”Munguas有些语无伦次。
“拜托,兄弟,自信一点!你都练习了这么久了,况且我会在旁边协助你的。”鲜鹏拍拍他的肩膀,还跟他来了一下碰拳礼。
手术很顺利,病人右肾9cm大小的肾囊肿被顺利去顶减压。这是当地医生做的第一台腹腔镜泌尿手术。
“我国虽然向巴新提供了微创手术的设备,但只代表那里具备了微创手术的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微创手术的技术。”鲜鹏说,他们举办腹腔镜技术培训班,从理论到实际操作,让当地医生接受系统培训。
数据显示,22年里,医疗队共带教培训当地医务人员9332人次。不仅如此,重庆还接收了40名受援国医生来渝进修。
去年,已是重医附一院泌尿外科主任的何卫阳身边跟了一个“洋徒弟”——来自巴新的斯考勒医生,她是巴新第一个加入泌尿科团队的女性医生。
“我第一次看何教授做微创手术时,可以用‘震撼’来形容。”斯考勒说,“以前我们做手术都是开放式的,对病人伤害大,一天最多做两台手术。”半年后,斯考勒回到了巴新,目前已能独立进行微创手术。
最亏欠的是家人,但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影响当地的一批批人
“新生儿科是第一次选入巴新援助项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想再留一年,我有信心,能够有效降低莫港总医院的新生儿死亡率。”2022年2月的一天,第11批援巴新中国医疗队队员刘振球向队长陈国柱申请。
“你家里怎么办?”沉默了一会,陈国柱问。此时,刘振球已在巴新待了10个月,他的双胞胎儿子仅8岁。
陈国柱明白刘振球的苦心:当时,莫港总医院新生儿患儿死亡率在120—210‰,巴新全国新生儿死亡率约39‰,这个数据很高,是中国新生儿死亡率的近10倍。
“我也很想念妻儿,和孩子妈妈谈了几次,她选择支持我。”刘振球说。
2022年8月10日,第11批援巴新医疗队回渝。8月11日就是刘振球双胞胎儿子的9岁生日,留在巴新的刘振球发回了一段视频:“亲爱的儿子皮皮和蛋蛋,爸爸想你们了,但爸爸不后悔离开你们和妈妈这么远,和很多为国家默默付出的人相比,爸爸只做了一件小小的事情……”
医疗队员基本上都是医院的业务骨干,三四十岁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第11批援巴新医疗队队员郑军,父亲患有肺癌,出国前又正值儿子小学升初中的关键时期,家里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妻子身上。援巴新期间,妻子患上了“胃印戒细胞癌”。
“当时,我人都懵了,心中满是愧疚与亏欠。”郑军说,医院领导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专家会诊,妻子顺利进行了手术,他这才安下心来。
为什么要援外?医疗队员们经常会被问到这个问题,也会经常自问。在巴新的日子里,他们越来越肯定地给出这个回答——
一个人,经过努力可以带动一个人,而整个中国医疗队在巴新20多年的努力,可以影响到这里的一批批人。长此以往,巴新医疗的发展,一定会留下中国的印记,就如同路边的花儿,每朵虽然不那么起眼,但连成片后,却是如此绚烂多彩。
编辑:贺子桓 审核:匡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