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嘉街道:居民一起议出基层治理良方
2025-06-13 11:07
“清晨的阳光洒进嘉兴社区的“廉泉议事亭”,居民议事代表张叔叔正通过“渝邻汇”平台查看最新的议题征集情况。“过去是干部在台上讲,群众在台下听,现在是大家围坐成圈,你一言我一语商量着办。”这位居民议事代表的话语,道出了礼嘉治理之变的核心。
近年来,礼嘉街道以《“渝里乡商”基层议事协商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南,明确了三步走计划:2025年完成试点核心区建设,2026年实现全域覆盖,2027年形成治理体系。
“礼”遇爱“嘉” 构建多元参与的治理共同体
▲礼嘉街道廉泉议事厅
礼嘉街道将议事协商视为基层治理的“先手棋”,通过组织重构、责任压实和资源整合,积极探索搭建“社区协商议事室”“居民议事厅”“议事长廊”“党群议事点”等多样化的协商活动阵地,形成了“街道主导、社区主责、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协同高效工作格局。在白马社区危墙改造项目中,12类主体参与的“圆桌会议”成为经典案例。
▲居民聚在一起共同议事
居民代表提出安全诉求,规划专家提供技术方案,第三方机构进行安全评估……最终形成的改造方案获得全票通过。这种从“居民投诉—政府包办”转变为“共同决策—协同执行”,使项目推进效率提升40%,居民满意度达100%。
▲嘉和社区顺心安民调解队
为构建基层善治新格局,打破“政府单一治理”壁垒。礼嘉街道还通过议事平台培育5支协商小组,居民从“旁观者”成长为“共建者”,2024年自发参与环境整治、安全巡逻等志愿活动1200余人次。
▲居民议事会
“树下空间治理”经验、“党建引领+清廉议事+数字赋能”模式在礼嘉街道5个社区推广,带动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等共性问题27个,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样本。
“礼”规治“嘉” 完善制度保障的治理生态
在街道嘉兴社区服务中心,墙面上悬挂的《议事协商操作指南》引人注目。这份由街道法律顾问、居民代表共同拟定的制度文本,将复杂的治理流程简化为“收集、公示、协商、决策、反馈”五步工作法,宛如一份简洁明了的行动指南。
“过去议事会常陷入议题发散的困境,现在有了议事规则,效率提高不少。”社区负责人郑佳佳翻开最新的停车位改造会议纪要,议题明确限定为“如何在确保绿化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满足新增停车需求”。
▲新建好的停车场
被确立为核心议题后,限时3分钟的发言机制使讨论更聚焦、更高效,最终方案在保留原有绿化面积的基础上,新增了42个生态车位,为居民出行营造了安全畅通、便捷有序的交通环境。这种“精准议题+刚性规则”的治理智慧,正是制度规范带来的治理效能。
▲居民议事会
协商议事的生命力在于规范。礼嘉街道以“全流程闭环”为目标,构建了“征集—筛选—协商—执行—监督”的制度体系,以及“初审评估—专业论证—民主协商”的监督网络,并通过“渝邻汇”平台智能跟踪议定事项。这些措施使协商成果落地率从65%提高到90%,项目推进效率提升40%,真正实现礼嘉街道基层治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注入了强劲动力。
“礼”事建“嘉” 打造民生为本的治理场景
漫步在嘉兴社区城市体育公园,“协商印记”随处可见,园内地面重新铺装的塑胶ERDM,健身器材、乒乓球台、儿童游乐设施,甚至休憩长椅的摆放角度都记录着民主协商的细节。这种将治理痕迹转化为社区记忆的做法,让抽象的制度变得可触可感。
▲嘉兴社区城市体育公园
礼嘉街道创新推出的“三事分流”清单管理模式,构建起“私事网格议、小事社区议、大事街道议”的治理闭环,有效激活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嘉和社区为居民出行便利新增的电动车充电点位,源自居民在“院坝会”上的提议;白马社区将化粪池改造为设计感十足的小公园,凝聚了集体的智慧;调整后的公交1620线路,将辖区学校、商圈、小区有机串联起来。
▲1620线路公交车
▲改造后的小公园
在嘉宁社区上学路便民步道的修建中,“协商议事”发挥关键作用。街道在厘清居民诉求和各部门职责后,立即成立专项监督小组,多次赴现场督导建设进度,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终经过多方两个月共同努力,一条通往礼嘉实验二小的梯步步道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辖区居民送子女上下学的出行难题,惠及3000余人。
▲嘉宁社区上学路便民步道
这些“小而美”的改造项目,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切实解决了居民生活中的痛点难点,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让居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礼”贤兴“嘉” 培育持续发展的治理动能
礼嘉街道以“党建引领+专业赋能”为理念,打造“1+100+N”协商主体矩阵,整合资源,培育人才,创新机制,构建“全链条”治理网络。
▲居民议事会
街道党工委发挥核心作用,统筹资源,同步培育覆盖法律、规划等领域的议事协商专业人才100名,实现“私事居民议、小事多方商、大事专家助”的高效运作机制。
数字赋能推动治理线上线下融合,优化平台功能,实现智能推送、线上参与、全程记录、结果公开。治理模式创新突破单向管理,搭建三级联动体系,形成闭环管理,推动责任落地。
从“干部讲台”到“圆桌共商”,从“政府包办”到“多元共建”,礼嘉街道以“渝里乡商”改革为笔,绘就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图景。接下来,礼嘉街道将按照“试点筑基—全域提质—长效深化”的三步走战略规划,谱写现代化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创新篇章。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