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饶雁:“德育人像妈妈,要严慈相济”
2025-02-05 15:53
今年,是饶雁分管德育工作的第10个年头。
2019年,饶雁调到渝北区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分管学校德育工作。从踏入这所学校的那一刻起,她便以饱满热忱和坚定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德育工作中。
饶雁常说:“德育人像妈妈,要严慈相济。”在她看来,德育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用爱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饶雁:渝北区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渝北区优秀教师、重庆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先进个人、重庆市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重庆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特等奖指导教师。
全员德育 | 让每个孩子在学校找到家的感觉
“德育工作的核心在于‘全’,只有全员参与,全心关爱,全程赋能,才能让每个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在爱中塑造健康的人格。”在饶雁的心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璞玉,而德育工作就如同精心雕琢的过程,需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与培育,方能让孩子们绽放出最耀眼的光彩。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关爱中成长,饶雁给自己定下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尽量认识每一个学生。而渝北区空港人和街小学全校有2400余名学生。她笑着说:“这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拼图游戏,每认识一个孩子,就像是拼上了一块独特的拼图。”
为实现这个目标,饶雁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她每天都会在校园里巡视,留意孩子们的身影,主动与他们打招呼。遇到不认识的孩子,她会亲切地询问名字、班级,还会和他们聊上几句。她不仅记住了孩子们的名字,还了解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目前,她的“认识进度条”已经达到1/5。“来自老师的关注与关心,可能会让孩子开心一整天,这就是我这样做的意义。”饶雁说。
在这个过程中。饶雁遇到一个孤僻的男孩。他总是独来独往,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课间时分,其他同学总是聚在一起聊天、阅读,或者在操场游戏。只有他,或呆呆在站在走廊望着天空,或独自低头踱步。
饶雁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一天,饶雁正准备走上前去和小男孩谈心,男孩低垂的视线发现她的鞋带松了,怯生生地说:“饶校长,你的鞋带松了。”
饶雁顺着男孩的目光看去,留意到男孩穿了一双系着漂亮蝴蝶结鞋带的鞋子。于是,她抓住机会说:“你系鞋带的方法看起来很特别,能不能教教我呀?”男孩一开始有些惊讶,在教饶雁系鞋带的过程中,渐渐放松了下来,话也多了起来。
饶雁跟他作了一个约定,“你能不能每天都来教我系鞋带呀?我还不太熟练。”被关注、被需要、被认可的感觉,让男孩重新找回了自信。慢慢地,男孩开始主动和同学们交往,脸上的也笑容变多了。
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靠饶雁一个人的力量不够。于是,她积极推动班级文化建设,让每个班级都精心制作班级日历,上面记录着每个学生的生日;学校每个月还为孩子们组织一场集体生日会,让孩子留下共同的美好记忆。
有一次,一个女孩在校门口哭闹不止,不愿进校门:“我不要离开家,离开妈妈。”饶雁微笑着对她说:“学校也是你的家呀!你看,今天集体生日会,你再不进去生日蛋糕要没有了。”女孩眨了眨懵懂的大眼睛,“我也是9月生日,这是我的生日会吗?”饶雁点点头,女孩背着书包一蹦一跳迈上了校门口的台阶。
在爱里成长的孩子,会带上温暖的底色。老师关注与关爱、班级里传递祝福的日历、相聚一堂的生日会,让每个孩子都在集体的怀抱中找到归属感。
▲“和美少年”校园生日会
课程德育 | 增设趣味环节在快乐中“自我成长”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如何快速适应全新的校园生活,成为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饶雁带领团队精心设计新生入学课程。这些课程涵盖参观校园、校园安全、文明用餐、列队训练等多个方面,犹如一把把开启校园生活大门的钥匙,帮助新生们顺利融入温暖的大家庭。
比如,在用餐课程中,老师教孩子们如何列队打饭,如何正确使用餐具、清洁餐具,如何保持餐桌整洁;在参观校园课程中,孩子们跟随老师的步伐,走进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除了教室、实验室、操场等公共区域,孩子们还要参观老师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在这个与校园交朋友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校园的陌生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自律意识与责任心。
为了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饶雁还创新推出国旗下课程,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博物·看世界·传文化”博物馆等主题课程。
2024年,饶雁带领德育团队精心策划了博物馆主题课中的第二期红色博物馆分享项目。从众多博物馆里挑选出13个极具代表性的红色博物馆。安排每个班级轮流值周,为全校同学分享其中一个博物馆的故事。
▲“和美少年”探博记
一天,五年级二班迎来了值周分享,他们带来的是“遵义会议会址博物馆”。全班同学热情高涨,迅速分工:有的同学一头扎进资料堆,查找遵义会议的珍贵历史;有的同学专注制作精美的视频;还有的同学精心编排情景表演节目。
分享当日,演播室的屏幕中,遵义会议会址古朴的建筑、珍贵的文物一一展现,同学们看得目不转睛。随后,小轩走上讲台演讲,他声音洪亮:“1935年1月,遵义会议在这关键时刻召开,挽救了党和红军。”接着,小涵等同学上台表演,再现了会议时激烈讨论的场景。小涵扮演的毛泽东,坚定有力:“必须实事求是,调整战略!”表演赢得阵阵掌声。
通过这次分享,全校同学对遵义会议会址博物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心中种下了爱国的种子。
饶雁还带领德育团队在各项课程中加入“有奖问答”环节。如学校的大屏幕上滚动全校2400余名孩子的姓名,当屏幕停止滚动,显示的某个孩子就会成为这个问题的竞答者。如果答对就能获得一个小奖品。这些奖品都是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如精美的书签、富有纪念意义的徽章等。孩子们在这种充满趣味和形式感的活动影响下,大大增强了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的积极性。
活动德育 | 每个孩子都主角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认知”
活动是德育的延伸。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认知,提升综合素质。学校一年一度的体艺节,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活动之一。体艺节为期三天,涵盖音乐、体育、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曾有一个自卑内向的男孩,在体艺节上表演了一场架子鼓。当他走上舞台,原本紧张怯懦的眼神闪烁出坚定的光芒。他的双手漂亮地舞动鼓槌,那激昂的节奏、富有感染力的旋律,瞬间点燃现场气氛。
大家都被他的表演震撼了!原本安静的观众席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校园的直播平台,将他的精彩表演传递到每个角落。“好帅呀!”“学校竟有这样才华横溢的宝藏男孩!”这前所未有的关注与赞赏,让男孩的自信心得到极大提升。从那以后,他开始积极参与班级活动,逐渐打开心扉,真正融入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除了艺体节,儿童节也是饶雁非常重视的节日。儿童节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主角的节日,他们都可以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走秀,展示自己的个性。学校还安排老师扮成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组织有趣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互相欣赏,培养了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舞台上展示才艺,在游戏中收获快乐,更重要的是,它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饶雁认为,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走出了书本的局限,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升了品德。
家庭德育 | 家校携手养育“和美”少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家校携手,才能为孩子营造出良好的成长环境。饶雁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分享了许多实用且充满温情的家庭德育建议。
◎携手家长会 共筑德育桥
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德育主题家长会,为家校沟通搭建一座坚固的桥梁。在家长会上,老师详细地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德育计划和重点,让家长清楚地了解学校在培养孩子品德方面的目标和方向。家长也能与教师深入沟通孩子在学校的品德表现,共同探讨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榜样显力量 行动见真章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家庭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如果家长能够展现出诚实、友善、宽容等良好品德,那么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积极的影响。
◎志愿扬美德 实践铸真魂
学校经常组织校外实践、社区服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周末交通文明劝导、社区图书整理、环保公益行动、保护百年古树等活动。家长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的志愿服务,能给孩子带来深刻的教育意义,不仅可以在活动中协助教师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服务,让孩子在实践中亲身体会道德价值。
◎家校微任务 品德大提升
家长还应特别注重关注孩子在家庭中的品德细节,积极配合学校的德育要求,与孩子共同完成相关“小任务”。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任务”,却能在孩子的品德培养中发挥大作用。比如每月选定一天作为“家庭环保日”,全家一起进行环保行动。具体的活动可以是家庭垃圾分类竞赛,看谁分类又快又准;或者是进行旧物改造,将闲置物品变废为宝。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文/高原
图/渝北区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