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李玲:西部早期教育状况已发生巨变
2024-09-27 13:27
采访李玲教授,是因为她带领的“国家重大计划国际合作与交流基地大数据决策系统”“双一流”团队,趁着暑期再次奔赴西 部 偏 远 山 区,对 30 0 0个样本家庭进行追踪研究,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酷暑高温之下,在西南大学附近的一个社区咖啡馆里,李玲教授侃侃而谈。
团队有 3 位诺奖得主
◎记者:李玲教授,能介绍一下您正在推进的项目吗?
◎李玲:“国家重大计划国际合作与交流基地大数据决策系统”项目是一个以国家战略为导向的跨学科项目,于 2020 年正式申报,之后经过严苛的评审、答辩等 程 序, 2021 年 3 月由教育部 和科 技部联合批准立项。能获 批的项目,大多是军事及理 工项目,不但 主 题要 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而且 理论必须 处 于国际最前沿。
◎记者:那“国家重大计划国际合 作与交流基地大数据决策系统”项目要做些什么?怎么体现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李玲: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跟踪西部儿童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各项详细数据,建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大数据决策系统,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记者:如何才能做到理论始终处于国际最前沿呢?
◎李玲:我们团队的研究者来自世界各地,世界一流的专家就有十多名,其中有 3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的目标,也是 30 年后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精选西部 3000 个家庭样本
◎记者:这个项目听起来非常庞大,前期怎么开展工作?
◎李玲:项目启动之 后,我们充分 考虑了样 本的典型性,选 择西部民族、边疆及落后 地 区作为观 察 重 点。从云 南沧 源 县(代 表 边 疆 和民 族 地 区)、四 川凉 山 州冕宁县(“一步跨千年”从 奴隶社会直 接 进 入社会主义社会)、重 庆酉阳县选取了3000 个家庭,从孕妈开始,追踪研究 0-3 岁、3-30 岁的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各个阶段,以及他们的子孙,建立三代人的追踪数据库。
◎记者:需要观察记录哪些数据?
◎李玲:每 一 个 阶段 监 测 的 数 据 不同。如 产 前阶段除了要获得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文化程度,孕妇年龄、分娩年龄、生育史、怀孕次 数、分娩方式等 基 本信息,还 要监 测胎儿 生 理特 征,孕妇的压 力状况、焦虑状况、抑郁状况,等等;0-3 岁的儿童除了要监测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会情绪、适应性行为、运动能力等综合因素,还需要对父母的婚姻关系、养育知识、亲子互动能力等调查……同时,我 们还 与脑 神经科 学 和心理学的专家 进行跨 学 科合作,引进 儿 童 脑 神经发育情 况 监 测,进行核磁共振脑成像、近红外脑成像以及脑电测试等。将儿童大脑发育与行为发展结合研究,同时探索父母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情况与儿童大脑发育的关系。
◎记者:每年都需要追踪这些样本吗?
◎李玲:是的,每年都要去追踪观察其变化,不管 路 途 多 么 遥 远。我 们 准 备 先 埋 头 观 察 10 年,取得一些初步成果,然后再继续追踪。
▲李玲团队致力于用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需要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人才
◎记者: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一支不小的队伍。
◎李玲:目前 团 队有 200 余 人。除了前 面提 到的国际顶尖的研究人员,大部分是由本科生构成的评 估员,3 人一 组,共 有六 七 十 个小分 队,在 10 多名博士、硕士的带领下,分赴三个县的各个乡村开展追踪监测工作。
◎记者:管理工作相当繁琐!
◎李玲:是的,参与田野调查的,基本都是未经社 会 的学 生,每 一 个小分队与当地 政 府 接 洽、出行的 安 全 保 障、采 集 数 据 的 方法 及 准 确 性,等 等,都需要我遥控指挥。所以,一进入暑期,我就象“磨心”一样高速 旋转 起 来,工作量 特别大。虽然 身在 重 庆大本营坐镇指挥,但心却随着各个科研小分队,飞赴西部偏远山区的山山水水之间。更 严重 的问 题 是,学生评 估员的流 动 性 太 大,这批学生一旦毕业,又得重新找一批学生培训上岗。
◎记者:为什么不找几个长期稳定的助手,把这种具体而琐碎的管理工作交给助手打理?
◎李玲:有这个想法,但 这个项目对人才的要求太高了,既 要懂 专业、懂 科 研,又 要懂 管 理、懂 协调,还 需 要政治过硬,因此,我准备五年内留下 5 个博士。
三年只是一个很短观察周期
◎记者:项目立项至今已经 3 年多,有没有一些重大发现?
◎李玲:对于这个项目来说,3 年只是一个很短的观察周期,得到的数据也有局限性。但这些数据已足以证明:新时代 非凡十年建设发展 所取得的进步十 分显著,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带给西部偏远山区的变化、特别是早期儿童养育的变革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记者:何以见得?能用数据说明一下吗?
◎李玲: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这次的监测数据显示,儿童运动能力滞后率仅为 4.77%,相比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 验 经济研究 所 2016 年评 估的秦巴山区、中部 平原地区、农村安置社区和城市移民社区的同年龄儿童 运动滞后率低了 25%。这表明近年来儿童营养健康水平得到了极 大 提 升;儿 童 语言 发育滞后率为 31.26%,比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验经济研究所的评估数据低了 20%。这表明民族地区开展的普通话推广政策取得较好成效。还有,儿童粗大运动较大提升;贫血比率有较大幅度下降,都说明西部偏远地区儿童早期养育得到极大改善。
◎记者:有没有不太理想的数据?
◎李玲:部分地区儿童的认知能力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有待提高,与教育高质量发展还有一定距离。
陪伴影响儿童情感认知和智力
◎记者:部分地区为什么会出现儿童认知能力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不足的状况?
◎李玲:这和儿童早期养育过程中,缺乏父母陪伴有关。我们的研究表明:是否有父母高质量的陪伴,直接影响儿童的情感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监测样本中,有 1/3 以上的家长在外打工,孩子无父母陪伴;有近 1/2 的监护人小学未毕业,缺乏有质量的陪伴,因此部分地区儿童的认知能力与社会情感能力滞后率达 71.7% !
◎记者:怎么做才是高质量的陪伴呢?
◎李玲:有两个指标。一是时间:每天陪伴的时间不低于 4 个小时,孩子的情感、认知、甚至智力发育才会处 于正常水平;二是 质 量:在特 定时间内充分陪 伴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关注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表现作出积极回应。
◎记者:三年多的持续跟踪和研究,除了上述关于陪伴的重要性外,还有哪些相对重要的结论?
◎李玲:一是对儿童的干预越早越好。从赫克曼曲线图可以看出:反贫困最好的办法是加大早期投入。投入 越早,收获 越大。孕期干预比生下来干预 重要,儿童早期干预比后期干预重要。最好是从孕前 3 个月就开始投入、干预。二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蛋白质不可缺少。特别是鸡蛋,比牛奶更重要。
家庭教育对儿童养育尤为重要
◎记者:家校共育是目前社会比较关注的领域。家庭教育对儿童早期养育有何作用呢?
◎李玲:我 们 得出的另一 个 结 论就 是:家 庭 教 育在 儿 童早 期养育中尤为重 要。中国有句民间 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儿童在3 岁以 前 智力 和 社 会 情 感已 形成 80%。而 3 岁以 前的教育,全部来自家庭!也就是说,孩子的未来,在三岁以前的家庭教育中就已经奠基。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将孩子丢给老人抚养是不对的!
◎记者:年轻人有工作的压力,没法自己抚养。
◎李玲:所以 我 提议 国 家 采 取德 国 模 式,给产 妇3 年 带 薪 假,给 新 爸 爸 也放 几个月的产 假,同时儿 童从出生 到 成 年 的医 疗、学 费 全 部免费,彻底 解决 生育率下降的问题。
◎记者:可行吗?
◎李玲:一步一步来吧,团队已有 12 份相关 咨询报告获国务院、教育部、省部级领导批示或采纳。
▲李玲教授强调家庭教育对儿童养育的重要性
人物档案:
李玲: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学院博士学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基地(西部儿童与青少
年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大数据决策系统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重庆市首批新型重点智库——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所长;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教育与公共政策协同创新团队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重庆市英才计划优秀科学家等四项人才计划。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