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巴地区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备忘录》在渝签订 泛巴地区将深化合作,共同打造“巴文化走廊”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左黎韵

2025-10-30 17:43

10月30日,2025“巴人根脉·时代新生”泛巴地区巴文化研究发展交流会在涪陵举行,会上签署了《泛巴地区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记者从会上获悉,以陕鄂川渝黔为主的泛巴地区将在考古共研、文物共展、文旅共融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打造“巴文化走廊”,助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据了解,巴文化是指巴地自古发生发展延续至今的文化,商代后期至南北朝时期,巴人或巴族聚集于中国古代的西南及中南地区。从地理版图来看,泛巴地区东至鱼复,即现在的重庆奉节夔门一带。西至宜宾,北接汉中,南抵贵州遵义,包括了陕鄂川渝黔五省市。

本次会议以“巴人根脉·时代新生”为主题,旨在推动巴文化从学术研究走向大众生活,从地域资源升级为国家文化名片。根据《备忘录》,包括我市涪陵、万州、渝中区以及湖北恩施、四川巴中等地在内的陕鄂川渝黔五省市相关地区将以巴文化为纽带,搭建起跨区域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传承合作机制,推进跨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为进一步讲好巴文化故事,涪陵区文化旅游委将携手重庆市川剧院、上海创奕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以巴蜀地区早期杰出女性实业家“巴清”为主题,打造川剧剧目《巴清》。“我们将通过人物服饰、舞台布景、语言艺术等方式充分反映巴文化的传统风貌,展现巴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涪陵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说。

当天,活动还发布了4条泛巴地区文化寻根路线,串联起德阳三星堆、涪陵小田溪、宜昌香炉石等泛巴地区的巴文化遗址,活态呈现了巴人的信仰起源、始祖崇拜、礼乐制度等。涪陵区与四川德阳、湖北宜昌等地签署了景区门票互免合作协议,推动泛巴地区共建“巴文化”客源大市场。

据了解,作为巴国故都,涪陵拥有小田溪墓群、白鹤梁等巴文化遗迹。其中,小田溪墓群是目前已发现的最高等级巴文化贵族墓地,其12号墓先后出土了66件套(158件)高规格随葬品,为巴国在礼乐制度与青铜文明上的成就提供了佐证。接下来,涪陵区还将以小田溪遗址保护利用为引擎,全面推进巴文化研究、阐释与转化工作,也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邱春   审核: 邹密 主编:颜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