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面启动冬春季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清理
2025-10-14 20:54
10月14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我市已启动冬春季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清理工作,将抢抓10月至翌年3月媒介昆虫非羽化的“窗口期”开展疫木除治。
松树是重庆主要优势树种和重要景观资源,而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具有致死率高、传染性强的特点。“十四五”时期,我市以林长制为抓手,着力开展了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与“十三五”相比,全市疫区数量从37个减少至27个,降幅达27.03%;疫点数量从498个减少至284个,降幅达42.97%,疫情面积从210.22万亩下降至118.23万亩,降幅达43.76%,超额完成国家五年攻坚任务。
据介绍,松材线虫病是以昆虫天牛为传播媒介,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底,正值天牛的非羽化阶段,天牛无法飞行或进行远距离迁移,显著降低了病害的传播潜力,为疫情防治提供了宝贵的干预机会。
市森防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他们将抢抓这一重要“窗口期”,精准摸清疫情底数,将疫情防控落实到山头地块。
在疫木除治方面,我市将推行“陪伴式”监管制度,在全面推行除治3—5年绩效承包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交界区域除治质量互查2公里签字确认制度,市林业局组织专家下沉一线、深入林区,及时发现并纠正除治中的问题,确保疫木除治要干净。
在源头管控方面,我市将守住山场,落实闭环监管方式,加强对涉木企业的监管,防止疫木流失。
此外,为了确保疫情监测的精准度,我市还将综合利用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及时发现松树异常死亡情况;精准开展专项普查,把好数据审核关,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可信。
据了解,到2030年,全市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面积将控制在50万亩以下,疫点数量不超过100个。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