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调查|老街巷里“织新” 非标商业“破界” 摆脱复制粘贴 独立小店抢滩我市传统商贸区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左黎韵 崔力

2025-10-04 17:54

10月1日,江北观音桥街道塔坪社区游人如织。成群结队的游客漫步于各具特色的设计小店间,驻足涂鸦墙前,流连街角风景。

这里是由老居民区改造升级的商业街区“北仓里”,依托政企合作模式持续运营赋能,街区形成了150家特色店铺集群,构建出共建共融的社区生态。

▲游客在江北北仓文创街拍照打卡。记者 崔力 摄

国庆期间,我市迎来新一轮客流高峰,带火了旅游和消费,一家家以主理人为主体的独立小店让游客和市民体验到焕新的消费场景。

记者观察发现,当下部分标准化商场正陷入“千店一面”困境,而非标商业项目则迅速抢滩传统商贸区,构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消费场景。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鲁祖庙传统风貌区、民主村、重庆开埠公园遗址等多个非标商业的聚集地,感受非标商业的人气。

老社区“长”出新生意

国庆期间,开在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一村24栋底楼的长狗咖啡举办了一场以腊肠犬为主题的粉丝聚会,吸引许多爱狗、养狗人士前来。

几年前,主理人Molly来到民主村开了这间咖啡馆。店面的所有装修都由他一手捣腾,没有浮华的装潢,木质的门楣和桌椅处处透着怀旧的气息。Molly会不定期地举办一些主题聚会,吸引同频顾客,“虽然店里客人大部分是年轻人,但大家都喜欢老社区里的人情味。”Molly说。

在民主村社区,这片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老街区曾是原国营建设机床厂配套家属区,辖区内上百栋的居民楼修建于上世纪50至90年代。2022年起,民主村启动了城市更新改造,利用老街、老房打造开放式的商业空间,发展主理人经济,迅速聚集了300多家特色主理人店。

更新后的民主村,烟火气依旧——老店犹在,却飘起手冲咖啡的香气;烤面包搭配街尾的手工酸奶,在五金店买配件,顺便带走一杯柠檬茶……非规划性的业态混搭,成为街区独特名片。

不止是民主村,近年来,我市“非标商业”载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渝中区将防空洞改造为火锅店、酒吧与书店;江北区把旧棚户区打造成文创街区,废弃厂房变身文艺图书馆;南岸区保留南滨路开埠文化记忆,融入时尚零售、社交餐饮与文化艺术,塑造出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特色街区……

这些非标商业以灵活姿态深入景区、社区,贴近市民游客,将新潮元素织入老城肌理,软化传统商业的“硬壳”。

主理人与街区的双向奔赴

“非标商业的繁荣,折射出市场盎然、向新向好的态势。”长期关注非标商业发展的戴德梁行重庆策划发展顾问部主管、董事马丽华说。

近年来,我市也从政策层面鼓励非标商业结合地理与文化禀赋,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鲜明、烟火气浓、科技感强的消费新场景,提升体验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藏在民主村家属院最深处的“黄粽仁”是一家开了三十多年的粽子老店,随着民主村的走红,“黄粽仁”不断出圈、破圈,国庆期间更是连续登上多家平台的必吃榜。“在民主村,黄粽仁粽子不仅是一款特色小吃,更成了当地的文化IP,许多老市民搬去江北、渝北后,宁愿辗转一个多小时的地铁,也要尝一口这记忆中的味道。”店铺主理人黄静说。

▲重庆开埠遗址公园内,《大禹治水》受到游客追捧。受访者供图。

假日期间,鲁祖庙传统风貌区日均客流量在3万人次左右,是平日客流量的2倍,不到300米的街巷聚集了30多家主理人店。

去年,重庆首家本土茶餐厅表叔茶餐厅在闭店十年后,于鲁祖庙重新开张,生意一直红火。“每天进店的食客络绎不绝,这里不仅是游客打卡的地方,更是老重庆人追寻记忆的窗口。”主理人舒畅说,餐厅吸引了不少80、90后,用熟悉的味道唤醒他们记忆中的味觉DNA。

重庆集山城、江城、不夜城于一体,本就是发展非标商业的天然“秀场”。在马丽华看来,非标商业为主理人小店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主理人通过传承与创新,为商业注入人文底蕴和地域基因,让历史文化与社区生活、潮流生活方式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这样的双向奔赴体现在多个层面:

民主村的“新”在于共生——老墙未拆,却“长”出设计感十足的小店,重新定义街区可能;

北仓文创街区挣脱“盒子商业”桎梏,不再只是填满空间,而是点燃情绪价值;

十八梯融合山城特色与现代元素,青石板路旁老茶馆、小吃店、潮流买手店并存,既保留老重庆韵味,又引领潮流风向……

非标商业通过在地化的表达让实体业态向“情绪消费”转型,成为拉动假日经济的新引擎。

如何构筑从“流量”到“留量”的护城河

非标商业尽管火爆,但要实现长效发展仍面临挑战。

95后购物达人李曦曦就坦言,不会为概念性噱头买单,“体验感最关键,有的商业体动线设计不合理,逛起来很累,基本不会去第二次。”

马丽华认为: “消费者可能并不关心一个商业项目是否‘非标’,他们更在意这里值不值得去、有没有好玩好拍的内容、是否好逛好买、活动体验如何。”

国庆期间,重庆开埠遗址公园红旗飘扬,成了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公园旁边就是长江索道,上下四层街区还都有电梯相连,很好逛。”来自涪陵的游客熊然说。

公园内的千极演艺中心更是凭借自制剧目《大禹治水》收获了极高人气。这部采用全息投影的沉浸式演出,每日四场,几乎场场满座。

“建设初期,我们也曾纠结于怎么为公园引流,直到主理人的入驻,陆续推出沉浸式演绎、历史研学等多元文化体验,重新构建了客群连接密码。”负责公园运营的远见公司副总经理黄琪康说。

对潮流的把控,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响应,也是非标商业从网红变“长红”的“法宝”。

▲游客在江北北仓文创街拍照打卡。记者 崔力 摄

国庆期间,北仓文创街区通过品牌快闪、主题集市、路边音乐会等活动点燃假日氛围;

十八梯延续NBA球星斯蒂芬·库里到访的热度,带动游客打卡同款景点与店铺;

双节期间,各大非标商业项目凭借其独特的场景与内容设计,将“新鲜感”转化为强劲的客流驱动力,有效撬动了口碑传播与假日经济。

“当前重庆的非标商业虽然走在全国前列,但仍处在成长与探索阶段。”马丽华建议,接下来,应进一步明确客群定位,深耕IP经济与社群活动,在建筑结构、商业形态与场景组合中强化自身特色,让消费者获得身份认同与情感共鸣的体验。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冲   审核: 郭晓静 主编:颜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