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种、5.2万株珍稀植物在万州“安家”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通讯员 黄玉保 范声英

2025-08-26 10:25

近日,笔者来到位于长江南岸毡帽山腹地的三峡珍稀植物园。沿着山涧往前走约200米,同行的万州区林业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文海军指着崖壁下一丛茎似铁丝、叶如圆肾的植物介绍:“这是植物园人工繁育并成功回归栽植的荷叶铁线蕨。”文海军说,刚抢救回来时,荷叶铁线蕨仅有500余株,经过20多年的努力,保育性野外回归成功栽植8000株。

▲培育中的荷叶铁线蕨。

荷叶铁线蕨的迁地保护故事,是万州下大力气守护生态“瑰宝”、保护生态环境的生动写照——通过引进、繁育、抢救等方式,72种珍稀植物在万州有了安全的“家”。

在这里,有青翠碧绿的荷叶铁线蕨、郁郁葱葱的中华蚊母、枝青叶密的崖柏……一株株珍稀植物繁茂生长,构成大山深处一道独特的风景。

抢救:“植物大熊猫”绝处逢生

“它的质感十分柔美,因此又被称为‘少女的发丝’。”眼前,成排的荷叶铁线蕨亭亭如盖、青翠碧绿,长势良好,将整个山涧渲染得生机勃勃。

文海军告诉记者,荷叶铁线蕨是铁线蕨属最原始的类型,通常情况下生长于海拔175米至500米左右温暖、湿润和荫蔽的岩石表面的薄土上、石缝或草丛中,生长要求非常高。其自然分布区域狭窄,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珍稀植物名单,有“植物大熊猫”之称,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和自身繁殖慢等原因,野生荷叶铁线蕨已经濒临灭绝,抢救工作迫在眉睫。

▲荷叶铁线蕨。

2002年,万州区林业局组织专业人员对三峡库区淹没线以下荷叶铁线蕨进行抢救性迁地保护,共抢救性移栽荷叶铁线蕨500余株,全部迁入重庆三峡珍稀植物园,其种质资源得以有效保存。

从2015年起,林业科研人员开展荷叶铁线蕨分株繁育试验。经过多年研究,掌握了荷叶铁线蕨人工分株繁育技术,成功繁育荷叶铁线蕨25000株。

2020年9月和2021年9月,在林业科研人员的努力下,8000株荷叶铁线蕨分两批次,采取挂袋、原土栽培等方式,在与原生地环境接近的地方“安家”,正式从试验大棚走向野外。

“经过几年时间不间断地跟踪观察,植株长势良好,成活率达90%以上。填补了国内荷叶铁线蕨在野外回归研究领域的空白,计划今后5年内野外回归栽植数量达到2万株。”文海军透露,荷叶铁线蕨回归大自然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已启动荷叶铁线蕨孢子繁殖试验并成功繁殖幼苗200株,预计10年内荷叶铁线蕨野生栽植数量将超过10万株,逐渐壮大其野外种群,保护生物多样性。

守护:“三亿年崖柏”枯木逢春

山林静,水淙淙,芳馨草木荣。转过一道弯,蜿蜒深处,一处坡地上,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崖柏呈现在眼前,枝青叶密、小枝扁、叶鳞形,郁郁葱葱。

2002年,万州林业部门从三峡库区抢救移栽12株崖柏至三峡珍稀植物园内,经过10多年的技术攻关和精心管护,生长良好,目前平均树高已达3米、胸径5-8厘米。

2019年,林业科研部门开始探索崖柏扦插育苗技术,当年扦插500余株,成功繁育出幼苗260株,随后将幼苗栽至三峡珍稀植物园区内,经过3年生长,平均树高达50公分。

“崖柏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源于3亿年前,与恐龙同时代,被称为世界上最稀有、最古老的树种,有植物界的‘活化石’之称。”文海军介绍,万州崖柏保育的成功开展,有助于恢复、扩充其种群数量,实现崖柏种群在三峡库区野外的可持续生存。下一步,林业科研部门将加大对崖柏野外保育性回归种植的研究,并建立健全长效跟踪监测机制,尽早实现崖柏野外成功回归,增加其个体数量,争取在万州再现一片生机蓬勃的崖柏自然群落。

新生:七十二种珍稀植物“安家落户”

花木莲、阔叶樟、中华蚊母、金钱槭、银鹊树……这里,是绿色的海洋,是自然瑰宝共同的“家”。

万州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万州以三峡珍稀植物园为基地,积极探索构建珍稀植物高质量保护体系,大力实施极小种群采集、保护、引种、繁育、抢救、回归自然等措施,万州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初显成效。

目前,已有72种珍稀植物在三峡珍稀植物园安“家”,分布在园区的12个专类园,共52000多株。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收录物种55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13种、二级保护植物42种;有《重庆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物种13种(红花木莲、巴东木莲、阔叶樟、中华蚊母树、金钱槭、银鹊树、黄杨、乌柿、刺柏、望春玉兰、青檀、竹叶楠、紫楠);有《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物种3种(天目木兰、观光木、杜仲);有《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收录物种1种(喜树)。

目前,荷叶铁线蕨、红豆杉、崖柏等11种珍稀植物在这里实现人工繁育,部分品种回归野外实验取得成功。

▲红豆杉。

万州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万州将进一步加大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培育力度,每年计划重点配置3到5个品种以上,力争把三峡珍稀植物园建成三峡库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和扩繁基地,全力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万州样本”,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来源: 三峡融媒体中心  
编辑: 邱春   审核: 颜安 主编:邹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