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大什字社区:23个项目为啥“零投诉”?
2025-08-05 16:51
“影响采光?安透光玻璃!”
“廊道打滑?贴防滑砖!”
……
8月1日,江津区几江街道大什字社区清风长廊,鞍子街4号建行家属院加装电梯协商会气氛融洽,并没有出现许多时候低层居民和高层居民相互“拆台”的情况。
▲8月1日,鞍子街4号建行家属院加装电梯协商会气氛热烈。业主疑虑一一化解,方案在阳光下敲定。记者 彭瑜 摄
这和谐一幕,正是大什字社区近年来实施23个民生项目“零投诉”、满意度100%的生动缩影。民生项目涉及老百姓的利益多,意见和诉求很难统一,为何大什字社区能够实现“零投诉”?
历史淬炼清廉基因
大什字社区的清风长廊木雕故事牌前,立着一块牌匾,上面历数着社区的清廉基因:明代阁老江渊告老还乡立铁规,绝不许后人沾光,捐“江公享堂”兴县学,建书院惠寒门;清乾隆知县曾因大旱捐俸禄、卖祖产换粮救民,引进红苕惠泽川渝,离任拒收百姓赠银,“清廉祠”世代铭记;地下党员张清平驻防时改造城区、兴办教育,一条“清平巷”诉说着为民情怀。
……
“新到社区的工作者,必上‘清廉三课’!”社区党委书记刘潇潇介绍,用“清廉文化传承课”触摸历史脉搏,用“矛盾调解体验课”和“民生服务观摩课”来淬炼本领。
先贤的清廉风骨,成为滋养新时代社区工作者的精神沃土,为他们扣好为民服务的“第一粒扣子”。
“廉洁是福”深入人心
江公享堂内,全国劳模何朝刚声音洪亮:“清廉村居,根基在家庭!做文明市民,创清廉之家!”居民和学生频频点头。
▲江公享堂内,全国劳模何朝刚声音洪亮地说:“清廉村居,根基在家庭!做文明市民,创清廉之家!” 记者 彭瑜 摄
这正是街道在社区打造的“三个一”廉洁文化工程缩影:一条“清平巷”廉洁步道:串联奎星阁、江公享堂,20块故事牌无声讲述廉史;一台廉情微剧场:居民自编自演《老支书的账本》《加装电梯那些事》,演绎身边事;一批清廉家庭评选:何朝刚“三过家门而不入”等故事绘入文化墙,“廉洁是福”深入人心。
如今,社区里的清廉元素触手可及:奎星广场“清风长廊”,“江渊拒金”木雕栩栩如生,张清平家书字迹斑驳,“兵妈妈”家风故事温暖人心;口袋公园“廉石”静立,“连心亭”下每周“清风茶叙会”座无虚席,议民事、听廉课,其乐融融。
8月1日,一份温暖“接力”在独居盲人兰新隆家完成。社区干部李锡英将新同事张若妍的手郑重交到老人手中:“兰伯伯,以后小张就是您的‘新眼睛’!”
▲8月1日,一份温暖“接力”在独居盲人兰新隆家完成。记者 彭瑜 摄
“干部用行动解难题、聚民心,‘廉心连民心’才能万象更新。”几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杜秀梅道出真谛。清廉文化,通过干部示范和贴心服务,真正在居民心田生根发芽。
创新机制筑牢堤坝
夏夜微风拂过百年黄葛树,70岁的张明秀轻抚口袋公园崭新栏杆,头顶廉洁小茶花点缀枝叶,笑意盈盈。
“两年前这里是堆满杂物的‘三不管’‘四不挨’!”张阿姨感慨。权属复杂、诉求各异,是块“硬骨头”。
在街道指导下,社区创新组建“红色管家+清廉观察员+商户联盟+居民智囊团”多元共治机制。针对口袋公园改造,召开5轮“阳光议事会”,采纳17条居民建议,连树种都投了3次票!
“表决权交给居民,支持率从62%飙升到95%!”刘潇潇指着日均接待200余人次的“共享客厅”介绍。巧妙设计化解高差,老树古径得以保留,廉洁花卉生机盎然。
看得见的幸福,激发了参与热情。针对9成楼龄超20年的现状,街道创新“两协商一评议三公开”全周期监督机制:事前“清风夜话”,收集民意形成改造清单;事中“1+3+N”阳光监督,1名纪检干部+3名社区干部+N名居民代表,嵌入招标采购等8个关键环节;事后“廉情评分”,居民打分,90分以上才算过关。
“这就是项目的‘廉洁安全阀’!”大同路391号楼居民、清廉观察员刘胜涛点开手机“清风台账”,电梯采购价、水泥型号一目了然。他与居民代表货比三家审报价,用卡尺量钢材厚度。一次发现水泥标号不符,当场叫停返工,社区次日便约谈施工方。“每一分钱花在哪,都得明明白白,经得起检验!”刘胜涛语气坚定。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近3年,大什字社区构建“党建引领+阳光监督+清风润心”治理模式,通过“五自工作法”推动加装电梯37部、点亮路灯126盏,化解顽疾214件,居民参与度提升40%。
尤为可贵的是,大什字社区实施的23个改造项目,全程实现“零投诉”,居民满意度100%。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