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项专利换来22.3亿元授信 万州这家企业将“知产”变“资产”
2025-07-16 12:22
不久前,位于万州的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铜管集团”)在高价值专利转化项目中,通过专利质押担保的方式获得一笔3000万元的贷款资金。
这并不是金龙铜管集团第一次以专利质押担保的方式获得银行授信。截至目前,金龙铜管集团历年累计通过179项专利质押担保,已获得民生银行、重庆银行授信总计22.3亿元,实实在在将“沉睡”的知识产权转化为“流动”的资金活水。
金龙铜管集团研究院院长程大勇介绍,金龙铜管集团始终将研发创新摆在战略核心位置。近3年来,金龙铜管集团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均超2亿元,是一家高度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铜加工企业。截至2025年6月底,金龙铜管集团累计拥有有效专利653项,其中与铜管生产、制造及检测相关的专利占比超70%,这些专利深度融入企业生产全流程,成为技术壁垒的核心支撑。
▲金龙铜管集团平湖金龙事业部铜管生产现场。受访者供图
比如,金龙铜管集团发明专利“一种收卷装置”曾斩获2020年度中国专利优秀奖。程大勇介绍,该专利技术解决了行业内盘管退火粘连、开卷卡管、退火软态管收卷难、热处理包装工序复杂、劳动力成本高、包装费用高等共性技术难题。“一是解决了下游空调企业使用铜管过程中,粘连造成的打折、卡管等质量问题;二是盘重达到传统工艺的4到6倍,大幅减少了空调企业使用铜管换盘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三是有效降低了后续加工环节的原料损耗,降低空调行业的制造成本。”
▲金龙铜管集团平湖金龙事业部,工人正在生产铜管。受访者供图
目前,金龙铜管集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科学院精密铜管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研发创新平台,2017年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先后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2次,重庆市专利金奖1次,是铜管行业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企业、全国第四批单项产品冠军企业。
今年以来,金龙铜管集团积极响应《“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和《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依托自身技术平台优势及超高速旋压技术领先基础,启动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项目。
项目中,金龙铜管集团通过构建“产学研介”协同机制,引入高端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在核心技术方向形成高价值专利组合,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密内螺纹管系列产品。项目实施期间,完成布局高价值发明专利十余件(含在申),形成6款专利密集型产品,承接高校专利转让10件,获得3000万元的专利质押融资。
程大勇介绍,企业选择专利质押融资,核心在于将“知产”变“资产”,通过质押专利获取贷款的形式,一方面拓宽了担保渠道,同时降低了融资成本。特别是对于像金龙铜管集团这样高度依赖研发创新的科技型企业而言,融资贷款获得的资金既可以反哺研发,持续攻克铜管加工领域的关键技术,也能用于高端生产线的升级,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让创新与资本形成相互赋能的正向循环。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