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新重庆

主流新媒体 重庆第一端

立即下载

双城周刊|川渝十四枚公章共治大清流河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陈维灯 2025-07-03 16:37
核心提示

川渝山脉相连、水系同源,两地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达81条,流经100多个地市和区县,总长1万多公里,涉及长江、嘉陵江、涪江、渠江、琼江等干流。

2020年4月29日举行的川渝河长制工作联席会议确定,两地将对81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开展联合整治,通过跨界河流“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专项行动及跨界河流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专项整治行动,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实际上,在此之前,两地已经展开了跨界合作,共同治水,确保跨界河流水清岸绿。

河长制工作联席会议之后,川渝深入合作,5年来,联动开展污水“治三排”、河湖库“清四乱”、入河排污口整治、阻水片林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230余次,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治理,长江干流川渝段年均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平,25个川渝跨界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较实施川渝联合河长制前提高4个百分点。

其中,水清岸绿的大清流河,是见证川渝两地联合推进全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案例。

6月27日,荣昌区水利局四级高级主办张裕贵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区河长办收藏的《跨行政区域河流长效互动协议(荣昌—东兴共界流域)》(以下简称《互动协议》)。

这份签署于2019年12月的协议上,盖有川渝两地14个镇街及部门的十四枚公章。十四枚公章,见证了荣昌区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携手对川渝跨界河流进行全流域综合治理。

其中,沱江左岸一级支流大清流河流域,是双方联合整治的重点。

▲鸟瞰水清岸绿的川渝跨界河流大清流河。受访者供图

大清流河发源于四川省安岳县石佛乡水口寺,在荣昌区吴家镇西北流入重庆境内,经过清流镇后流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汇入沱江。大清流河干流全长121.74千米,流域面积1539平方千米,其中四川、重庆共界15.46千米。

“在大清流河干流上,川渝既互为上下游又互为左右岸。”荣昌区水利局和河长办均在《互动协议》上盖上了公章。张裕贵介绍,大清流河在四川进入重庆处设有李家碥国控水质监测点,考核四川;出重庆进入四川处设有大埂国控水质监测点,考核重庆。

如何共同保护好大清流河的一河碧水,答案就藏在一枚枚公章里。

相互“揭短”
养殖尾水实现达标排放

6月底,大清流河水舒缓流淌。

河畔不远处,荣昌区吴家镇双流蔬菜基地科普园里,大棚里的西红柿挂满枝头,紫色的茄子、红色的辣椒在阳光下生机盎然……行走在基地里的休闲步道上,河风从不远处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个腥臭的鱼塘?鱼塘排出的养殖尾水含有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磷及污损生物。这些尾水直接排入不远处的大清流河,严重污染河水。

▲荣昌区实施的大清流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尚未全部完工,已有附近居民到此游玩。首席记者 陈维灯 摄

“大清流河两岸的吴家镇和东兴区的石子镇均没有大的工业集中区,主要污染源来自农业面源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染。其中,水产养殖尾水是比较重要的污染源。”吴家镇副镇长龙吉平介绍,在《互动协议》上,吴家镇和石子镇的两枚公章位列十四枚公章最前端,两镇也是大清流河流域川渝共治的前沿阵地之一。

为了推动大清流河沿岸水产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吴家镇和石子镇既跨界合作也相互监督,“在石子镇的监督下,我们对大清流河及其干流200米范围内的鱼塘,全部予以转产或复耕;对200米范围外的鱼塘进行水质检测,实行生态养殖。”

于是,吴家镇双流利用大内高速公路(大足至内江)建设的弃土对鱼塘进行了回填,打造了蔬菜科普观光园,不仅解决了鱼池养殖污染问题,还推动了农旅融合发展,提升了吴家镇蔬菜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针对大清流河支流三拱桥河水污染问题,该镇还实施了场镇河道整治、藕田转产、管控两岸鱼塘、修复下游生态以及完善场镇雨污分流等措施,三拱桥河水水质得到改善。

而在大清流河右岸的东兴区石子镇,云旗养殖专业合作社则采取种植水生植物、搭配养殖滤食性鱼类、稻渔综合循环,配套完善尾水处理设施设备等综合措施,进行养殖尾水治理,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

东兴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互动协议》的发起方之一,东兴区河长办的公章与荣昌区河长办的公章并列位于《互动协议》最末端,“为了改善大清流河流域水质,我们要求水产养殖户签订承诺书,承诺养殖尾水不达标不排放,若有偷排,直接取缔养殖资格。同时,督促指导水产养殖户主动按照养殖水面的10%-15%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并建立尾水排放申报制度,尾水达标后方可排放,尾水不达标严禁外排,并发动群众参与监督,坚决杜绝偷排漏排。”

轮流共管
让漂浮物不在川渝间“串门”

夏日炎炎,大清流河支流关胜河河畔,吴家镇清漂员夏本州正挥汗如雨,“前几天落了大雨,河里的漂浮物就多了,要抓紧清理干净。”

5月初以来,夏本州等吴家镇清漂员只需负责大清流河支流关胜河、周家河及三拱桥河的清漂工作,大清流河干流的清漂工作则移交给了对岸的石子镇。

▲荣昌区吴家镇,清漂人员在大清流河流域打捞漂浮物。受访者供图

“吴家镇和石子镇以河为界,以前清漂,就是以河中心为界,各自清理。”龙吉平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可河水是流动的,漂浮物也时常在川渝间“串门”,“各扫门前雪”的结果就是谁也“扫”不尽。

为此,吴家镇和石子镇在《跨行政区域河流长效互动协议(荣昌—东兴共界流域)》的基础上,又签订了《大清流河共管河段污染联防联治协议书》:两镇以一年为期,轮流负责共管河段的清漂工作,并在每年的5月进行工作交接。

相似的情形,也发生在下游的荣昌区清流镇和河对岸的东兴区平坦镇。

清流镇和平坦镇各自都在《互动协议》上盖上了公章,同样承担着川渝跨界河流全流域综合治理的重任。

不仅如此,川渝两地还积极推动大清流河流域重点项目建设,携手推进大清流河流域水环境治理。

仲夏时节,大清流河畔的石子镇李家碥生态湿地里,荷叶簇拥着朵朵荷花,荷叶下潺潺流水缓缓流入大清流河。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将大清流河河畔的鱼塘被改造为人工湿地,改善大清流河流域生态环境。首席记者 陈维灯 摄

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李家碥生态湿地,原本是连片的鱼塘,但鱼塘的养殖尾水严重影响了大清流河水生态环境。

去年8月,东兴区取缔了鱼塘,并投资5199.93万元建设大清流河石子镇段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除了2万平方米的生态湿地,我们还沿大清流河建设了总长度约6千米的生态缓冲带,总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石子镇工作人员介绍,该镇还将对河道基底进行修复,修复面积约为3600平方米,同时构建沉水植物群落1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大清流河水生态环境,提升水质。

在李家碥生态湿地下游不远处,吴家镇实施的大清流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部分河道的河堤已经成型。

张裕贵介绍,大清流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还将新增草皮护坡,种植元宝枫、西府海棠、水杉等植物,进一步改善大清流河两岸生态环境。

▲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沿大清流河河岸修建了人行步道,成为当地人休闲散步的好去处。首席记者 陈维灯 摄

联合执法
大清流河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及以上

“当事人廖某在重庆市荣昌区禁渔区大清流河水域使用禁用渔具三重刺网进行非法捕捞,被民警当场查获,有渔获物共计28.8千克……”不久前,一场特殊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会议在荣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会议室举行,与会人员来自荣昌区农业农村委、荣昌区人民检察院以及内江市农业农村局、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检察院。

事情起因是东兴区居民廖某在大清流河流域使用三重刺网进行非法捕捞,收购商贩阴某、汤某在明知廖某的违法行为后还对其渔获物进行收购。

“三人的违法行为被川渝联合执法当场查获,因为廖某、阴某、汤某均为东兴区居民,因此我们邀请内江市及东兴区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荣昌区农业农村委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三大队大队长夏宗伟介绍,他们对廖某的违法行为导致的生态损失进行了鉴定评估,认定其导致的水生生物资源损害价值为54924元。

经过多方磋商,确定廖某需要缴纳的增殖放流费用为27462元,阴某需要缴纳增殖放流费用16842元,汤某需要缴纳增殖放流费用10620元。

▲在川渝两地相关部门的监督下,非法捕捞行为人购买鱼苗在大清河流域进行增殖放流。受访者供图

“鉴于廖某的家庭情况,经各方共同协商,同意廖某以工代偿,代工费用按每天160元计算,总共以工代偿(巡山、巡河、生态保护宣传等多种方式)天数为172天。”夏宗伟介绍,不久后,在川渝两地相关部门的监督下,三人将购买的鱼苗在大清流河水域进行了增殖放流。

不仅是联合打击非法捕捞。5年来,川渝还聚焦大清流河流域污水处理厂、涉水工业企业、涉水“散乱污”企业、河道及周边区域、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所等,严厉打击污水偷排、无证排污、超标排污、监测数据造假等环境违法行为,开展跨界流域水环境联合执法。在川渝跨界流域水环境联合执法下,大清流河流域的违法排污行为无所遁形,大清流河的水质也稳定保持在Ⅲ类及以上。

▲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正在大清流河河岸铺设管网。首席记者 陈维灯 摄

新闻多一点>>

25个川渝跨界河流国考断面

水质达标率100%

2020年,川渝两地在全国首创设立跨省际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签署了《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发布《川渝跨界河流管理保护联合宣言》,在联合巡查、联合治理、联席会议、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问题处置、人才培养等10个方面深化合作;两地签署河湖长制合作协议100余个,累计召开联席会议125次,开展联合巡河1200余次,解决问题6000余个。

在全域治理方面,川渝两地联动开展污水“治三排”、河湖库“清四乱”、入河排污口整治、阻水片林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230余次,推进濑溪河、大清流河、南溪河等一批重点流域综合治理。

在精准治理方面,针对跨界流域、农村河湖、中小型水库及城乡接合部小微黑臭水体等,川渝两地开展省市级联合暗访5轮,发现并整改涉河湖问题429个,跨界河流整体面貌持续改善。

在依法治理方面,川渝两地充分发挥“河湖长+”作用,健全水利、公安、检察院等部门联合执法、涉河湖重大问题调查处置等工作机制,联合开展执法行动100余次,相互移送案件线索16件,依法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

截至目前,长江干流川渝段年均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平,25个川渝跨界河流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较实施川渝联合河长制前提高4个百分点。

主编邹密
编辑邱春
审核颜安

版权申明:
  如需转载新重庆客户端原创稿件,请联系新重庆获取授权,转载非新重庆原创稿件请联系版权方获得授权。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新重庆看更多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