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深一度|从深圳到巫山,从卖药材到种药材 这家企业带领巫山人发药“财”
2025-05-10 18:49
▲4月28日,巫山县工业园区重庆鼎立元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线上一片繁忙的景象。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4月28号,位于巫山县工业园区的重庆鼎立元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立元公司)里,生产线上一片繁忙——一根根精心筛选出的川牛膝被整齐地“喂”入机器中,“吐”出来就成了片状,不一会儿便堆成了一座小山。
时下,川牛膝的最佳采收季节已至尾声,从乡镇加紧采收回来的川牛膝源源不断地运入,鼎立元公司也进入了加工高峰期。
“最近我们加班加点在干,生产线每天要运转10到12个小时。”鼎立元公司负责人刘昊霖说,公司加工能力已捉襟见肘,目前已着手在乡镇布局“趁鲜切制”加工厂,“准备建两个,庙宇镇的已经动工,另一个还在选址,可能考虑骡坪镇。全部完工后,每年可加工中药材1万至1.2万吨,辐射陕西、贵州、湖北等地。”
▲4月28日,巫山县工业园区重庆鼎立元药业有限公司,展示台上摆满了药材成品。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大山深处有“宝贝”
这已是刘昊霖在巫山的第9个年头了。“我来巫山时才27岁,可以说我最好的青春都奉献给巫山了。现在每次回深圳待一段时间,我又想回巫山来。”他笑说。
2016年,依托广东省的对口支援,巫山县前往深圳招商引资,牵出了刘昊霖与巫山的缘分。
当时,刘昊霖所在公司在深圳经营连锁药店,还做进出口贸易,每年中药材板块的销售额为3000万元。
“两广地区是中药材的消费市场,我们那边的人都喜欢食补,药食同源嘛。”刘昊霖说,在广东,人们煲汤要放中药材,平时有点不舒服也会通过药材食补,“比如说鱼腥草,重庆叫折耳根,其实就是一味药材,可以止咳化痰,我们咳嗽就用它煮水喝。”
在深圳市的推荐下,刘昊霖来到巫山实地考察,发现了这里高山良好的生态气候,生长着品质好且品类繁多的中药材。
“巫山有很多稀缺的野生资源,更重要的是,这里长出的药材品质也好,以巫山庙党为例,它的香味远比更为业内熟知的甘肃党参浓,我感到很惊喜。”刘昊霖说。
巫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文双全介绍,三峡库区是全国优质中药材主产区和道地优质药材重点发展区域。在巫山,中药材资源呈现出分布广、种类多、蕴藏量大、道地性强的特点,品种达5000种之多,占全国品种总数的42.3%。
刘昊霖提到的巫山庙党,在《中国药典(1995版)》中有记载:“党参味甘,功能是补中气不足,润肺止咳,尤以巫山庙宇党参最佳”。
随后的小半年时间里,刘昊霖多次到巫山考察,大山里的良好的种植环境和淳朴的村民打动了他。2016年,他就在巫山成立了重庆鼎立元药业有限公司。
在深圳对口帮扶项目的支持下,刘昊霖还在邓家乡十里坪荒1900米海拔左右的高山上,流转2000亩土地,开启了中药材种植的探索。
▲4月28日,巫山县工业园区重庆鼎立元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线上一片繁忙的景象。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用试验示范“授人以渔”
与药材打了多年交道,刘昊霖虽熟知各种中药材,但种中药材却是头一遭。
“说是种药材,其实我更多是搞试验,我也在摸索在巫山中药材该怎么种。”刘昊霖说。
根据此前考察情况,刘昊霖发现,巫山虽然很多中药材药性很好,但由于种植户没有专业的种植管理技术,导致不少药材品种基原已经不纯,药材成分含量不稳定。
“比如巫山淫羊藿,是巫山道地中药材品种,与跟其他淫羊藿不同,属于药典单列品种。它里面有一个叫朝藿定C的成分,可以抗骨质疏松,抗炎、抗癌和免疫增强作用也非常显著。”刘昊霖说,淫羊藿是多年生植物,药用部分为茎叶,采收后又会重新长出。
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过去村民采收淫羊藿时,多采取直接连根拔起的方式,导致野生巫山淫羊藿的面积大量减少,人工规模化种植面积又增长缓慢,且药性有所下降。
“还有川牛膝,它跟麻牛膝很像,种子又都像棉花一样会四处飘散。村民没有科学的管理,导致一些川牛膝也变得没有那么纯正。”刘昊霖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刘昊霖便借助深圳、重庆两地相关科研院所的力量,在巫山开启了中药材种植试验。在此期间,他也引入了当地一些“土专家”,进行试验对比。
“专家有精准的管理方法,但‘土专家’有自己对当地自然条件独到的判断,可以说各有所长。”刘昊霖说,他会对两种种植方式进行效果对比,整合出各种药材在巫山的科学种植技术。
目前,鼎立元公司已成功制定了《川牛膝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和《党参(川党参)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两个标准。
依托试验探索出的种植技术,鼎立元近年来带动巫山近200户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5万亩左右。每年,公司在当地收购中药材1500至2000吨,用于加工中药饮片等产品,全年带动务工就业1万多人次。
▲4月28日,巫山县工业园区重庆鼎立元药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仓库中搬运药材。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为巫山中药材“打”出拳头品种
近年来,巫山也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县里以打造标准化基地为抓手,以发展现代中药加工为突破口,全产业链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
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巫山中药材种植和野生抚育面积超20万亩,约占全市的10%,采收面积8.07万亩,产量2.48万吨,产值6.8亿元,基本形成红椿庙党、笃坪川牛膝、官阳独活三大栽培区。
“巫山县虽中药材种植面积较大,但单个品种种植规模小且分布零散,缺乏排名靠前的拳头品种。”文双全说。
这也是刘昊霖一直在思考的事。他说,巫山庙党、川牛膝等药材品质都不错,但业内认知度却不高,“中医开方子只会写党参、川牛膝,不会写某一产地,巫山各品种体量又小,很难与甘肃党参、四川川牛膝竞争。”
但近年来,但随着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道地药材的概念被强化。所谓道地药材,是指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与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所谓药材好,药才好。”刘昊霖说,近两年,在深圳药检院的帮助下,他带着专业的药材成分检测报告,走访国内各大知名药企,重点推荐巫山的川牛膝、巫山庙党两味药材。
“同时,我也邀请药企到巫山来实地考察,亲眼见证这里的生态环境及药材品质。”刘昊霖说,通过密切对接,目前鼎立元已与张仲景大药房、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等知名药企达成合作,挂牌相应的有机药源基地,为其做产品供应,成功为巫山川牛膝、巫山庙党“打”出了知名度。
刘昊霖介绍,2021年时公司每年药材加工量为2000吨左右,去年已达到5000吨,今年预计将达到8000吨。
倾情帮扶30余年
广东累计向巫山援助资金8.54亿元,实施援助项目535个
5月7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巫山县获悉,自1992年广东省响应国家号召对口支援巫山县以来,已累计援助资金8.54亿元,援助项目535个,安置移民7005人,帮助培训人才5000余人次,接受劳动力20万余人次,有力助推了巫山经济社会发展。
巫山县相关负责人介绍,30多年来,广东省高度重视对巫山的对口支援工作,助力巫山创造了“六个第一”:修筑第一条硬化公路、开通第一部程控电话、建成第一座通往乡镇的国家电网变电站、援建第一个工业园区、援建第一所独立高中、援建第一条生命防护栏工程,为巫山基础设施改善提供了极大助力。2019年通航的巫山机场,其机场连接道项目也是由广东省援建。
长期以来,广东省坚持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对口支援的重要任务,助力巫山圆满完成移民新城迁建,搬迁机关企事业单位60余个;助力巫山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援建巫峡幼儿园、巫山中学和培石小学等学校80余所、新增学位3万余个,救助失学儿童和贫困学生3万余名;助力巫山健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援建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等医疗卫生单位近50个;助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援建敬老院和福利救助机构8个,帮助1500余名独居、空巢老人实现“老有所养”,帮助100余名“特困人员”实现“有家能归”。
在产业协作上,广东协助引进神女药业、鼎立元药业等企业,带动巫山中药材产业“接二连三”发展。据统计,在对口支援经贸交流活动中,共100余家企业来巫山考察洽谈。
同时,通过“巫山—广州”“巫山—深圳”航线的开通,策划实施“广州情、巫山行”等系列营销活动,带动广东及港澳地区到巫山的游客逐年增长,巫山的脆李、柑橘等农特产品也摆到了深圳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受到当地消费者的喜爱。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