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一体推进“九治”攻坚 重庆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2025-04-30 10:18
▲2025年4月3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重庆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发布人: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郑阳华
市林业局总工程师 张晓勇
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宋刚勇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苏阳
▲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4月30日,“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重庆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新闻发布会在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重庆日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重庆锚定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目标,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九治”攻坚,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全市域整体大美风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以‘九治’为重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阳华介绍,重庆发布第6号总河长令,实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建设美丽幸福河湖,长寿区桃花溪、梁平区铜钵河分别建成全国幸福河湖、美丽河湖,家门口的清水河畔成了老百姓休闲的“生态客厅”。2024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保持为优,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连续2年保持100%。
重庆还制定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新增完成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或深度治理项目37个,淘汰治理老旧车13.3万辆,推广新能源汽车25.3万辆,2024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3天,PM2.5浓度下降8.4%。
重庆在全国率先推行建设用地土壤分级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等级和类别的地块,分别采取调查、评估、修复等不同管理办法,实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连续4年保持100%。
“重庆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郑阳华介绍,重庆系统治山治岸,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度达98%,预计今年全面完成。忠县皇华岛、石柱藤子沟实现美丽蝶变。重庆还发布第4号总林长令,在全国率先出台保障和促进林长制的地方政府规章,创新设立中心城区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四山”市级林长,搭建“智慧林长”平台,森林覆盖率保持55%以上;累计完成“两江四岸”61公里滨江岸线治理,如今漫步江岸,花香鸟鸣相伴,市民健身休闲有了新选择。此外,重庆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运行国内首个区域性崖柏资源数据库,为制定崖柏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政策,长江干流重庆段监测的鱼类较禁捕以前增加1倍以上,曾经难觅踪迹的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鱼类,如今出现频率明显上升。
“重庆注重综合整治,加快打造全市域整体风貌大美。”郑阳华介绍,重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修建下沉式绿地,扩大道路透水铺装面积等措施,强化雨水消纳功能。专项治理餐饮油烟、噪声扰民等“城市病”,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通过推动游摊规范经营,让城市“烟火气”不扰民;九龙坡区则通过“治噪者”噪声监测治理系统精准管控“坝坝舞”音量,妥善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问题。2024年,我市餐饮油烟投诉同比下降49.2%,声功能区夜间达标率86.5%,城市环境更宜居。同时,重庆大力实施千个巴渝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和农村黑臭水体两年清零行动,累计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1314个、305万平方米,39个区县基本实现动态清零,受益群众80万余人。
“在此基础上,重庆坚持协同增效,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郑阳华介绍,重庆在全国率先印发“三线一单”,即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为基础,将行政区域划分为818个环境管控单元,实施差异化精准管控,将自然保护区等拥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划定为优先保护单元,严格限制开发活动;把工业聚集区、城镇规划区设为重点管控单元,针对产业布局、污染排放等进行重点监管。同时,重庆开展产业园区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针对不同污染程度、环境风险的产业实施差别化环评;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成全国首个电力行业固废循环利用中心,通过精细化分拣电力行业报废物资,实现从废旧资源到再生产品的高效转化;强化碳市场建设,我市在全国碳市场履约率首次达100%,重庆碳市场碳价升幅排全国8个试点碳市场第1、累计交易5299万吨,以亮眼成绩,为山城绿色发展注入澎湃“碳”动力。
重庆还深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超大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我市长江干流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全线贯通,以经济激励为“杠杆”,撬动上下游齐心守护长江生态合力。重庆加快建设“数字生态环保”体系,构建“巴渝治水”水环境管理大数据系统,汇集监测监控感知点达1.6万余个,水环境问题发现及溯源时效由此前平均7天缩短为24小时以内,实现污染及时精准高效处置,相关经验向全国推广,“巴渝治气”、“巴渝治废”应用上线运行并逐步实战化。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之年,也是美丽重庆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之年。”郑阳华表示,今年重庆将聚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上实现新作为;健全以治水治气治废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推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健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长效机制,按时保质完成11项年度整改任务,推动3421件群众举报投诉办结率达80%以上;推进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气候投融资试点等工作,做强重庆碳交易市场,培育优化碳金融生态,推动排污权交易机制改革等,不断厚植现代化新重庆绿色本底。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