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了第一个无障碍博物馆
2025-04-03 13:55
4月2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首个面向特殊儿童群体设计的无障碍“趣”博物馆,在大渡口区重庆昕霖特殊儿童成长关爱中心开馆,该馆通过各类特色课程把可听可感的历史文化送到特殊儿童身边。
▲无障碍“趣”博物馆内展示的文物复制品“三羊尊”。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莫梦雨摄
▲特殊儿童在无障碍“趣”博物馆学习。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莫梦雨摄
据了解,无障碍“趣”博物馆以“触感历史、感知文化”为核心,通过触摸文物复制品、盲文导览、多媒体互动等形式,为特殊儿童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与特殊教育深度融合。
记者在现场看到,博物馆内陈列了鸟形尊、虎钮錞于等巴渝文化代表性文物的高精度复制品,孩子们可通过触摸感知文物的造型与纹饰,再配合教育员的情景化故事讲述,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以充满趣味的方式学习知识。
“博物馆已与重庆昕霖特殊儿童成长关爱中心达成深度合作,未来将定期派驻教育员担任‘文化导师’,结合特殊儿童的学习特点开发课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例如通过“寻宝游戏”任务卡引导孩子探索展品,或利用短视频、虚拟现实技术还原文物使用场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与参与感。
大渡口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已有五家市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其中2A级有两家,涉及的服务类别有辅具适配、听力康复训练等,能为区内残疾儿童就近就便提供康复训练。此次无障碍“趣”博物馆落户,对丰富特殊儿童的精神世界,提升获得感、幸福感有着重要意义。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