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川渝探索实践跨界河流“一体化”治理 共同投资26亿余元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首席记者 陈维灯 记者 李雨恒

2025-02-27 18:01

▲2025年2月27日,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竹韵里酒店,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五周年新闻发布会现场。 记者 李雨恒 摄

 

发布人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邦平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雷毅

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党委委员、督办 张梅

重庆市梁平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唐小平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临时负责人 陈强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应急信访处处长 邱辉

记者 李雨恒 摄

2月2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五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四川省宜宾市举行,重庆日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川渝共同投资26亿余元,实施140余个治理项目,探索实践跨界河流“一体化”治理。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邦平介绍,川渝两地同处长江上游,山水相连、河流相通,水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保护好长江母亲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两地共同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近年来,川渝建立了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签订了《深化川渝两地水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协议》,联合印发实施铜钵河、琼江、大清流河、南溪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川渝联防联治方案,签订两轮次长江流域川渝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协同立法保护嘉陵江,在大清流河开展联动督察,协同制定化工园区、页岩气开采等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规划范围内23个跨界国控考核断面连续两年达优良。

王邦平介绍,流经重庆梁平、四川大竹的铜钵河流域,过去水质曾一度为劣Ⅴ类,两地一共落实了6亿多元资金,携手实施了57个项目,补齐了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梁平区碧山镇华滩坝污水处理站,帮助大竹县石桥铺镇处理了600余人生活污水。现在的铜钵河生态焕然一新,去年被评为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为全国首个跨省案例。

此外,重庆合川与四川武胜共界的南溪河流域,过去流域内场镇生活污水直排、畜禽养殖粪污乱排、农药化肥滥用等污染源突出,两地投资1亿余元实施了25个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解决了一批多年想解决又未能解决的跨界污染源问题。如今,南溪河国考断面常年保持地表水Ⅲ类水质,从几年前河水污浊不堪到如今清澈见底,南溪河的改变是川渝携手加强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

下一步,川渝将积极探索重点流域上下游协同治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举措,共同编制实施大陆溪、任市河等流域水环境联合治理方案,强化渔剑河、马鞍河等小流域联防联控,推动大清流河、涪江等流域的毗邻市区(县)签订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标准统一、水质监测数据共享,进一步推进联合巡河、联合执法、联合应急演练等水环境协同保护工作,联合打造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为跨省流域上下游联防联治、水生态共建共保树立榜样和标杆。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何维   主编:邹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