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微光|“不管怎样,我都会陪他一直走下去”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彭瑜 尹诗语

2025-02-25 07:04

“你......还是去走亲戚吧......”大年十五那天,看着妻子邱小英给自己按摩,孙啟云心疼不已,“9个春节了......照顾我.....哪儿都没去。”

▲2024年7月16日,潼南区寿桥镇,妻子邱小英陪着丈夫孙啟云聊天。 记者尹诗语摄/视觉重庆

孙啟云家住潼南区寿桥镇碉楼社区。2016年,他在新疆工地上发生事故,以致颈椎摔断导致高位截瘫。那年,邱小英才42岁。但一直以来,她带着丈夫四处求医、精心伺候,不离不弃。

“病床上......这份感情......很真实。”孙啟云说。

幸福家庭遭遇横祸

走进孙啟云家,平坦的院坝,二楼一底的楼房,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要是没那场事故,我们的日子会很好。”孙啟云夫妇育有一儿一女。夫妇俩,一个做钢筋工、一个当小工,长期一起在外干活儿。邱小英沉浸在美好回忆中,“起早贪黑,房子也修了、娃娃也渐渐长大,哪料......”

2016年6月15日,在新疆一建设工地上,正在做钢筋的孙啟云从2楼掉了下来,颈椎摔断导致高位截瘫。

当时,孙啟云要插着鼻管,不能吃饭,靠营养液维持,咳痰都要人抠。邱小英与孙啟云的姐姐轮流照顾,一个上半夜、一个下半夜,见孙啟云睡着了才敢打个盹儿。

“当初以为医得好。”在新疆治疗一年多,孙啟云的伤势未见好转,本就不多的赔偿款也快花完了。在外医疗、生活开支都大,邱小英只好将丈夫带回老家,“我想在重庆的大医院再试试。”

2017年,邱小英带着孙啟云回到重庆,先后跑了三家医院,都称已经康复到最理想效果了,要想重新站起来几乎不可能,住院已经没有多大效果,建议回家卧床静养。

看着邱小英日渐消瘦,孙啟云再不忍心妻子为自己奔波劳累,表示听从医嘱,坚持回家养病。

各方支持,让她有了坚持的勇气

孙啟云倒了,邱小英需要寸步不离照顾。

“真的一筹莫展。”如果邱小英不打工、不种地,两个孩子上学、孙啟云吃药、一家人的生活都没有着落。她说,“想起就伤心,但哭也没用。”

▲2024年7月16日,潼南区寿桥镇,妻子邱小英抽空去做农活。 记者尹诗语摄/视觉重庆

在旁人看来,邱小英负担太重,柔弱的肩膀担不起这个重任,说不定会离开这个家。也有人建议,最好的办法是她外出打工,让婆婆照顾孙啟云。

“婆婆一辈子也不容易。”邱小英介绍,孙啟云有兄弟姐妹6人,他是老幺,前面还有一个哥哥、四个姐姐。丈夫3岁那年,公公就去世了,当时只有大姐结了婚,是婆婆一个人把5个儿女拉扯大。

为难时刻,邱小英娘家与婆家的亲戚向这个困难家庭伸出了援手,送米、送油、送衣服、帮助干农活,偶尔还有经济上的接济,这让邱小英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随后不久,当地党委政府为邱小英一家落实了低保、残疾人帮扶政策,孙啟云的药费可以报销一部分、孩子们的学杂费得到减免,还为他们一家落实了“一对一”帮扶干部。

“这些让我松了一大口气。”邱小英坦言,婆婆当年一个人带着5个娃都挺过来了,如今自己有亲人帮助,镇村干部帮扶,她更有信心撑起这个家。她说,“婆婆是我的榜样,党委政府就是我的靠山!”

9年伺候无怨无悔

刚回家那会儿,最接受不了变故的还是孙啟云。他既抱怨自己拖累家人,又担心儿女因此辍学,更害怕邱小英离她而去。

“他原来那么好,我不会抛弃他”。23岁那年,邱小英与孙啟云结了婚。20多年来,丈夫在她眼里,勤劳、务实,不怕累、不怕苦。她说,“他是为这个家受的伤,我会照顾他一辈子。”

那段时间,邱小英寸步不离孙啟云,除了伺候他吃饭、喝水、翻身、大小便,还要做丈夫的思想工作,让他安心养病。

伺候孙啟云翻身和大小便是最吃力的事情。不论白天晚上,每隔3小时就要翻一次身,否则孙啟云就会疼得喊叫。当时,邱小英身材瘦弱,要翻动丈夫130斤的体重,大冷天也忙得满头大汗,冷不防还会闪了腰。特别是冬天的晚上,邱小英穿多了转身不方便,穿少了又容易感冒,但她都是咬牙坚持。

一整天,邱小英给孙啟云翻身或伺候大小便都是交替进行,白天出不了门,晚上睡不好觉。

“她对我真好……”说到妻子,孙啟云满含热泪。为了减轻妻子的负担,他刻意少喝水、少吃饭,减少大小便次数,强忍疼痛延长翻身间隔时间,让邱小英多休息一会儿。他也心疼妻子,“你不能也倒下了。”

孙啟云的病情和情绪趋于稳定,邱小英也开始抽空下地干活,种菜、养鸡、养猪啥都干,再远也会每隔3小时赶回到丈夫身边,伺候他翻身、大小便。后来,在亲友、邻居的帮助下,还种上水稻、玉米、小麦,一家人口粮基本没了问题。

怕孙啟云热着、冻着,邱小英在卧室安了空调。担心他一个人无聊,她又买来手机支架安在床头,让丈夫上网。现在,孙啟云还能在网上K歌了。

“最艰难的时候过去了。”9年了,孙啟云一家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如今,女儿结婚了、儿子也毕业了,婆婆在4年前去世了。邱小英说,“不管怎样,我都会陪他一直走下去。”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何维   主编:邹密      审核: 颜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