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开门红”|璧山电镀集中加工区苦练“镀金术” 谋求高端电子电镀转型
2025-01-26 13:27
▲位于璧山区聚金大道的璧山电镀集中加工区。 受访单位供图
1月25日,春节将至,位于璧山区聚金大道的璧山电镀集中加工区,40多家企业的工人仍在热火朝天地忙着赶工,要将节前最后一批货物,送往智能网联汽车主机厂、电子信息制造厂等配套企业。
另一边,璧山电镀集中加工区运营方重庆浩誉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浩誉实业”)也在忙碌,公司招商部经理闫维维还赶在春节前,拜访、接洽了广东和江苏的两家半导体和芯片制造企业。
经过13年发展,璧山电镀集中加工区已聚集44家电镀企业,稳步迈入10亿元级特色产业园区。新的一年,加工区也正谋求新的发展,朝着高端电子电镀产业园区转型。
主城向西电镀产业“第一园”
作为一种表面处理技术,电镀工艺诞生200余年来,在防腐、耐磨、导电、美观等方面表现出优越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建筑装饰等行业领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表面处理工艺。为解决行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企业分散、规模偏小、技术滞后、管理失序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重庆采取一系列污染整治行动,有效整合电镀行业,引导企业入园集聚,在渝西片区形成了八个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电镀产业园区,既提升了制造业配套效能,也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璧山电镀集中加工区,就是主城向西的电镀产业“第一园”。
▲璧山电镀集中加工区的入驻企业。 受访单位供图
“这一挂就有几十个电镀件,它们将被装配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前保险杠上。”在重庆科泰表面处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53岁的上挂岗工人包仲华正娴熟地对电镀件进行上挂、烘烤处理。
这是一家为汽车制造企业、家电生产企业配套的电镀企业,主要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家用空调的装饰构件进行电镀表面处理。“目前整个工厂的数百道工序中,需要这样人工介入的环节并不多,企业已实现了85%以上的自动化生产。”该公司电镀车间主任周锡福告诉记者,公司在璧山电镀集中加工区布局了注塑车间、电镀车间等多条产线,共计300多道工序,每天生产电镀件数万件之多,年产值上亿元。
记者采访过程中,几家园区入驻企业负责人均透露,除了基于环保、配套等要求的集聚化、专业化发展,之所以选择入驻园区,是因为电镀行业作为一个服务半径50到100公里的配套行业,对物流距离及物流成本较为敏感,而璧山电镀集中加工区毗邻重庆大学城、西永微电园,到寸滩码头、江北机场、重庆火车站均只需1小时车程,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练好“镀金术”朝高端电镀转型
150亩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44家入驻企业、10亿元产值规模……2012年建成投用以来,璧山电镀集中加工区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迈入10亿元级特色园区行列,但对于园区运营方浩誉实业而言“还不够”。
“电镀行业作为基础工业链条中的一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十分成熟,但随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大多数从业企业都是挣的块块钱甚至角角钱。”浩誉实业董事长全洪利深耕电镀行业33年,他一语道破了电镀行业面临的现状,“所以向高端电镀转型很有必要。”
去年10月下旬,浩誉实业迎来了契机。
彼时,2024全国电子电镀及表界面处理技术学术交流会在上海举行,来自电镀及表面处理企业、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200余名业界人士参会。全洪利也带上公司招商团队来到了会场,想听一听行业未来发展之路在哪里。
“在这场业界会议上,我们才了解到随着半导体、芯片产业快速发展,电镀行业其实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闫维维告诉记者,电镀一个传统塑料构件的加工费用通常在几元至几十元不等,企业挣到的是“块块钱”甚至“角角钱”,只能以数量换取效益,“而如果电镀一个7英寸的晶圆,费用可高达3万元之多,经济效益不言而喻,堪称‘镀金’。”
那次会后,璧山电镀集中加工区瞄准转型方向,马不停蹄迈上高端招引之路。
广东、江苏、浙江……全国各大城市都留下闫维维等招商团队的身影,他们频频与这些地区的半导体及芯片制造企业接洽。
功夫不负有心人,好消息接踵而至。
“就在春节前夕,深圳一个玻璃基板核心技术团队和我们达成初步共识,双方准备共同投资在璧山电镀集中加工区建厂,从事玻璃基板代工和先进封装代工,配套成渝地区未来显示和功率半导体产业,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将达2.5亿元。”闫维维还透露,另有一家从事晶圆、载板、陶瓷基板、光电面板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有意将镀层材料工艺配套落户璧山电镀集中加工区。
高端转型之路底气优势何在?
锚定高端电子电镀产业园区转型目标,璧山电镀集中加工区的底气和优势何在?
“我们在区位、产业、人才和配套服务方面既有基础,也有优势。”全洪利说,从区位来看,璧山电镀集中加工区既是主城向西电镀产业“第一园”,还地处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周边聚集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等现代制造业集群,未来还将有璧山机场的加持,可以打破高附加值电镀产品的配套空间距离。而重庆大学城和璧山区内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则可为园区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与这些院校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等。
目前,该园区各镀种齐全,具备引进高端电子电镀产业的能力。从现有经济指标来看,占地150亩的园区年产值达10亿元,亩均产值超660万元;从园区配套服务能力来看,除了基本物业和生产服务以外,园区还建有可满足逾1000员工就餐的食堂、会议中心、共享办公区域,并为入驻企业提供劳动用工、金融财税、技术培训等服务。
“这还只是已经投用的北区,园区还有已经建成但尚未投用的南区可供高端电子电镀转型使用。”全洪利称,若将建筑体量5.8万平方米的南区用于打造高端电子电镀园区,既能与已经投用的北区形成差异化发展,走提质增效之路,也能推动整个璧山电镀集中加工区内部管理提档升级,进一步助力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两大万亿级主导产业,推动园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再迈新台阶。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